随着林九关闭最后一个中继器的电源开关,训练场上那种若有若无的电磁嗡鸣声彻底消失了。
空气似乎都变得纯净了几分。
赵雷重新回到狙击位,这一次,他没有使用任何电子辅助设备。
他趴在滚烫的地面上,身体与大地融为一体。
调整呼吸,贴腮,瞄准。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充满了原始而野性的力量感。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一千二百米外,一枚硬币大小的靶心在热浪中微微扭曲。
“砰!”
沉闷的枪声撕裂了死寂。
高爆穿甲弹头带着尖啸,划出一道肉眼不可见的弧线。
下一秒,远处的观察员通过高倍望远镜,发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呼:“命中!正中靶心!子弹穿过去了!”
整个训练场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狙击手们激动地捶打着彼此的肩膀,压抑了整整一天的憋屈和自我怀疑,在这一枪之后烟消云散。
赵雷缓缓起身,没有看远处的靶子,而是用一种极其复杂的眼神看着陈牧。
震惊、困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陈牧走到他面前,平静地揭晓了谜底:“问题不在枪,也不在系统。在你们身边这些新设备里。它们的外壳是用废弃手机屏熔铸的再生材料,在运行时会释放一种极低频的电磁扰动。这种扰动人感觉不到,却能扭曲高精度光学镜片里的光线。我们不是篡改了数据,而是现实被看不见的尘埃扭曲了。”
真相大白。
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无法想象,导致王牌狙击手集体“失明”的元凶,竟然是来自旧时代垃圾堆里的一点粉尘。
赵雷沉默了很久,粗糙的大手摩挲着自己心爱的狙击枪,枪身上的冰冷触感让他慢慢冷静下来。
他走到陈牧面前,第一次低下了那颗高傲的头颅。
“之前的事,是我冲动了。我收回对系统的质疑。”他的声音依旧沙哑,但已经没有了敌意。
然而,他话锋一转,眼神再次变得锐利起来:“但是,陈牧,我有个问题。你们搞这套数据,这套标准,是不是忘了我们这些人,是怎么在这片废土上活下来的?我们靠的不是屏幕上的数字,是风,是空气的湿度,是肌肉的记忆,是感觉!”
这番话,问出了所有老兵的心声。
他们敬畏新科技的力量,却也害怕自己赖以为生的经验和直觉,会被冷冰冰的数据所取代。
陈牧非但没有反驳,反而郑重地点了点头。
“你说得对。”
他从怀里取出一块巴掌大小的黄铜片,递给赵雷。
铜片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数字,是废土时代前最原始的手动校射记录表。
“从今天起,我宣布:所有高精度单位,可以保留自己独立的物理校准流程。但有一个条件,”陈牧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你们所有的实弹校准数据,都必须接入‘枪语网’,与系统的理论弹道进行实时比对共享。我们要建立一套‘经验 - 系统’双向校验机制。”
他看着赵雷,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的眼睛,你的感觉,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它们是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系统的障碍。”
赵雷接过那块沉甸甸的铜片,指尖传来金属的冰凉和历史的厚重。
他看着陈牧,这个年轻人不仅解决了技术难题,更看懂了他们这些老兵的内心。
那一晚,月色如洗。
赵雷独自一人登上了据点最高的狙击塔。
他没有打开任何电子设备,只是将那块陈牧给他的黄铜片放在眼前,借着星光,对照着远方的地平线,用最古老的方式,手动修正着自己爱枪的归零点。
他闭上右眼,用左眼通过瞄准镜望出去。
在那片深邃的视野里,仿佛映出了整个夜空。
远处,巡修队的声波共鸣箱已经重新启动,正规律地播放着极低频的脉冲,像大地沉稳的呼吸。
就在他完成最后调整的一刻,他手腕上的战术终端轻轻一震,一行绿色的提示符亮起:“枪语共鸣网 - 铁脊 - 01号双向验证节点建立成功。文明活性值评估:46.3%。”
与此同时,在返回基地的越野车上,陈牧借着微弱的灯光,在他的工作日志上写下了新的一条条例:“标准不是铁律,它的存在,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听懂枪在说什么。”
写完这行字,他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车辆平稳地行驶着,前方的路还很长。
他看了一眼日程表,目光停留在几天后的一个日期上。
黑月事件,三周年纪念日。
那个曾经让整个废土陷入火海与恐慌的日子,又快到了。
每年的这一天,各大据点都会举行最高规格的纪念和战备演习,以警示后人。
今年的纪念日,恐怕也不会平静。
他有种预感,某种酝酿已久的危机,正随着这个日期的临近,悄然逼近。
喜欢人在末世开局一把枪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人在末世开局一把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