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个盲童来复刻账本,向所有人公开。
这意味着,连聚落里最弱势的人,都有了监督公粮的权力。
如此一来,谁还敢,谁又能轻易动手脚?
民心,在这一个简单却充满智慧的举措中,被悄然凝聚。
这股由陈牧间接掀起的变革之风,迅速吹遍了整个聚落。
刚刚完成桥梁最终加固的工坊区技工组,在听闻此事后,自发成立了一支“结构巡检队”。
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修补,而是将陈牧教给他们的精密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他们在每一颗刻有M1911握把印记的特制螺栓旁,都钉上了一枚小小的、刻有唯一编号的铜牌,并制作了详细的图纸,实现了全桥所有关键零件的溯源化管理。
一名年轻的学徒在敲下最后一枚铜牌时,擦了擦汗,满脸自豪地对同伴笑道:“陈师傅当年教我们怎么辨认枪管里的膛线,现在,咱们就拿这套本事来检验桥梁的‘膛线’!”
变革的涟漪,甚至扩散到了看不见的维度。
远在三百公里外的一座废弃气象站里,代号“林九”的技术专家正紧盯着屏幕上一串串跳动的数据流。
突然,他发现了一个异常。
来自小镇的数据,首次出现了“双轨并行”的特征。
一组是官方上传的、格式常规的物资报表;而另一组,则是一道匿名的、经过高度加密的备份数据流。
它以固定的频率,在每天凌晨三点准时上传,格式极其古怪。
林九花了整整半天时间,终于破解了那套独特的编码规则。
当他看到解码后的算法模板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那竟是一套以高精度狙击步枪的弹道校准参数为核心逻辑,设计的交叉审计算法!
每一个数据节点,都像风速、湿度、地转偏向力一样,被纳入一个复杂的公式中,相互印证,相互制约。
只要任何一个环节的数据被篡改,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0.01%,整个算法模型就会立刻输出一个鲜红的“ERROR”警报。
“我的天……”林九喃喃自语,眼中满是震撼与敬畏,“他没有安插一个监视者,而是留下了一套会自己咬出蛀虫的系统。”
这是陈牧留下的,一条真正隐形的防线。
不靠人盯人,不靠暴力威慑,而是用冰冷的逻辑和规则,构建一个让贪婪无处滋生的铁笼。
与此同时,风沙漫天的戈壁边缘,一座被遗弃的加油站里。
陈牧正坐在锈迹斑斑的油罐下歇脚。
他拧开随身携带的军用油壶,倒出半瓶清亮的枪油,在布满尘土的水泥地上,缓缓画出了一道复杂的流程图。
从“物资采购”,到“入库仓储”,再到“定量分发”,最后是“损耗核查”。
每一个环节,他都用一个叉号,标注出了最容易被篡改、最容易滋生猫腻的节点。
整幅图,就是一张微缩的、关于人性弱点的地图。
画完之后,他静静地看了片刻,然后伸出那根金属拐杖,在地上轻轻一抹,所有的痕迹便被尘土彻底掩盖,仿佛从未出现过。
“真正的修复,”他对着无垠的荒野低声自语,声音被风吹散,“是从让人不敢骗,不能骗,也不想骗开始。”
他站起身,拍了拍风衣上的沙土,浑浊的目光投向更南方的地平线。
那里的风沙似乎比别处要小一些,空气也显得更为清透。
在摇曳的地平线尽头,隐约可以看到一座小镇的轮廓。
最奇特的是,那座小镇的中央,矗立着一座高耸的钟楼,在末世的苍黄背景下,显得格格不入。
更让他感到一丝诧异的是,以他的目力,竟然看不到任何高耸的警戒墙,也看不到外围有任何巡逻队的踪迹。
在一片危机四伏的废土之上,一座不设防的城镇,就如同一块丢在狼群中的鲜肉。
可那座钟楼小镇,却在远方的晨光中,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诡异的宁静与秩序。
喜欢人在末世开局一把枪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人在末世开局一把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