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抬手,内侍捧过绣着云雁的锦袍与嵌三颗青金石的玉带:“今任你为内阁第三辅,掌吏部、工部,主理官员选拔与工程建设。云雁知时守信,正合你实干不怠的品性,此锦袍玉带赐你。你的功绩,史官会记入列传,让你的实干精神传之后世,他日入明凌阁,亦当有你一席之地。”
徐光启双手接过锦袍与玉带,老泪纵横,躬身叩首:“臣徐光启,谢陛下!臣定以实学辅政,选贤能、筑坚壁、兴农水利,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待四人体制与册封完毕,崇祯抬手召六部官员上前,目光扫过满殿众人,语气先柔后厉:“今日朕册封内阁三辅与镇边侯,令史官为四人立传,不仅是为表彰他们的功绩,更是为大明立‘忠良标杆’。朕知太祖高皇帝定的俸禄微薄,尔等为官不易,自今日起,六部尚书俸禄加倍,侍郎加七成,郎中加五成,员外郎加三成,皆从查抄周奎、张谦等贪官的赃银中出,朕要让尔等无后顾之忧,能安心为官、全心为民。”
“但!朕亦有铁规在此 —— 若有贪腐,无论官职大小、背景深浅,男丁流放极北充军,永世不得还乡;女眷贬入教坊司,世代不得脱籍;主犯必受千刀万剐的凌迟之刑,其罪载入《明史》,让其子孙后代永无抬头之日!今日,尔等需对着太祖高皇帝的画像立誓,谁也不许违!”
话音落,忠贞侯秦良玉率先转身,捧着麒麟锦袍对着殿外悬挂的太祖画像单膝跪地,声音铿锵如铁,震得殿外檐角铜铃轻响:“臣秦良玉,立誓不贪一毫、不私一物,若违此誓,甘受凌迟!”
温体仁捧着赈灾账册、洪承畴握着雄狮锦袍、徐光启攥着漕船图纸,紧随其后跪地,满朝官员亦纷纷下跪,齐声高呼:“臣等立誓,不贪一毫、不私一物,若违此誓,甘受凌迟!”
誓言在殿宇间回荡,似要刻进每一位官员的心里,似要让太祖画像前的香火都多几分肃穆。
朝会歇后,温体仁、徐光启、洪承畴随崇祯入御书房。檀香袅袅中,温体仁翻开国库账册,指尖点在墨迹未干的数字上:“陛下,查抄周奎、张谦等贪官家产合计一百二十万两,河南盐税新增十五万两,山东漕粮折银十万两,减去赈灾开支四十万两、京畿练兵开支二十五万两、边军军饷二十万两,国库现余银八十万两。臣与徐大人、洪大人商议后,拟调三十万两赴西安,由锦衣卫护送,供岳承嗣援军粮草与军饷;调二十万两修漕船、补粮道,重点修缮济宁至淮安段的漕运设施;余下三十万两留作京师机动,以备突发战事或灾情。”
崇祯低头看着方案,指尖在 “西安援军” 四字上轻轻按了按 —— 那是陕境的希望,是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他抬头看向三人,语气郑重:“就依你们所议。三十万两援西安的饷银,明日便派锦衣卫指挥使亲自押送,多带两百精锐,沿途增设三处驿站接应,绝不能误了岳家军驰援西安的时辰。秦首辅刚入阁,你们三人要多与她商议,同心辅政,共护大明。”
温体仁、徐光启、洪承畴齐声应道:“臣等遵旨!定与秦首辅同心,护大明周全!”
窗外的晨光透过窗棂,落在御案的账册与图纸上,也落在君臣四人的身上 —— 这一刻,太和殿的誓言还在回荡,大明的内阁框架已然立起,四位忠良的功绩已载入列传,未来入明凌阁、论功封王封公的根基,正藏在这君臣同心的坚守里。
喜欢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