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六的潼关,晨光刚漫过东城门楼,城根下的烟火气就裹着暖意漫开。巷口老李家支起大铁锅,滚沸的小米粥冒白汽,李大娘用粗瓷碗给降兵盛粥,碗沿堆着咸菜:“川娃子,多喝点,今早练操冷,别冻着。”
排在队尾的王二柱攥着空碗,指尖沾着昨夜修屋顶的灰,一口乡音裹着热气:“要得,大娘!您这粥熬得比俺四川老家的玉米糊还香!” 他去年乾县被岳家军擒住时,跟着刘文秀冲阵,枪杆都砍断了,原以为要成刀下鬼,结果曹变蛟的亲兵扔来半块热饼:“想活就留下护百姓,闯军那边不是人待的地方。” 后来到潼关,帮李大娘修漏雨屋顶,大娘塞他的不仅有饼,还有双新纳的布鞋 —— 这是他从四川逃荒出来,头回有人把他当 “人” 待。
“二柱,发啥愣喃?快拿粥,春桃在院儿里等你哟!” 黄四娘从巷子里走出来,手里攥着红绸布,眼角笑出细纹。话音刚落,巷口传来一阵整齐的马蹄声,二十余骑护着三辆青布马车停下,车帘掀开时,温玉薇扶着车夫的手走下来 —— 她穿着一身月白锦裙,外罩银狐毛披风,裙摆绣着暗纹玉饰,虽带着世家小姐的精致,却没半分娇气,手里攥着份盖了兵部印的文书,身后跟着苏清鸢、柳玉棠,一个提满是草药香的木盒,一个夹着写满字迹的粮秣账簿。
“在下温玉薇,奉家父温体仁之命,押送粮草、伤药来潼关支援。” 她走上前,声音清亮又稳,递过文书给迎上来的曹变蛟亲卫,指尖还沾着些许文书墨痕,“车上除了三万石粮食,还有苏姑娘带来的金疮药、冻疮膏,柳姑娘也按潼关土壤性子,备了耐旱的冬麦种,都合着岳帅此前的需求清点好了。”
曹变蛟刚从城楼下来,接过文书扫了眼,见温玉薇虽一身锦衣,却亲自弯腰扶着车辕查看粮袋,指尖蹭了麦糠也不在意,反倒笑着掸了掸:“粮袋扎得紧实,路上没撒漏就好。” 这份利落让曹变蛟多了几分敬意,当即吩咐亲卫:“快把库房腾出来,给温姑娘的人搭个临时歇脚的棚子,再煮些热汤来。”
温玉薇笑着谢过,转头对苏清鸢说:“清鸢,先去校场看看,降兵练操难免磕伤,把伤药先分过去。” 苏清鸢立刻点头,提着药盒往校场走,刚到边缘就见一个降兵练操时崴了脚,疼得蹲在地上龇牙咧嘴。她赶紧跑过去,蹲下身时披风扫过草屑:“你莫动,我先摸下骨头,要是没错位,涂两次药膏就好。”
那降兵是个二十出头的川娃,红着脸嘟囔:“麻烦姑娘了,俺这脚就是笨,连个刺枪动作都做不好……” 苏清鸢没接话,指尖轻轻按在他脚踝处,动作轻得像怕碰碎琉璃,余光却瞥见不远处周遇吉正盯着这边 —— 他没穿盔甲,短打外罩着件旧甲胄,额角汗顺着下颌线往下滴,却没半分不耐,只眼神沉沉地看着她处理伤口。苏清鸢指尖微顿,赶紧低下头,把药膏往降兵手里递:“每日涂两次,别沾凉水,三五天就能下地走。”
另一边,柳玉棠正跟温玉薇核对粮种清单,账簿摊在马车上,她指尖点着账目轻声说:“玉薇,潼关的土偏沙,冬麦种得按三成耐旱种、七成常种掺着播,我已经标在清单上了,等会儿跟曹将军说下播种时候的注意事项。” 话音刚落,曹变蛟正好走过来,听见这话点头道:“柳姑娘考虑周全,就按你说的办,我让农官跟着你学,别糟蹋了好粮种。” 柳玉棠抬头时,正撞进他眼底的光里 —— 曹变蛟眉眼锐利,却没半分倨傲,说话时还特意放缓了语气。她赶紧低下头,指尖在账簿上划了两道,耳尖悄悄泛红:“那…… 我现在就去跟农官对接。”
温玉薇看着两人的互动,嘴角勾了勾,转头却见周遇吉还站在校场边,目光落在苏清鸢身上。她走过去,递过一块绣着玉兰花的帕子:“周将军,擦下汗吧,看你教降兵练操,半天没歇过。” 周遇吉接过帕子,指尖碰到她的,愣了下才道:“多谢温姑娘,降兵们刚归心,得多练些本事,才能护得住潼关。” 温玉薇笑了笑:“将军有心了,我听家父说,周将军当年在辽东抗后金,单骑冲阵救过粮队,如今教降兵也这么尽心,果然名不虚传。” 这话让周遇吉耳尖微热,他攥紧帕子,转而道:“温姑娘远道而来,要是缺人手,随时跟我说。”
“将军,东厂赤猴传回话了!” 亲卫突然凑到曹变蛟身边,递过一张揉皱的纸条。曹变蛟展开一看,眉头微挑 —— 按计划把 “潼关仅八千精锐,降兵都是乾县败兵,天天混吃等死” 的消息透给了刘宗敏的哨探,对方已经信了。他转头对温玉薇说:“温姑娘,你们带的物资扎眼,我已经让暗卫跟着护着,要是遇到闯军哨探,莫慌。” 温玉薇点头:“有劳曹将军,我们带的护卫也都是家父身边的老兵,能应付。”
话音刚落,渭水对岸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曹变蛟抬眼望去,刘宗敏骑着黑马冲出来,身后跟着十几个亲兵,举着个金灿灿的东西 —— 那是用沈锐麾下四百死士的头骨碎片镶的冠冕,挂在营门旗杆上,阳光底下晃得人眼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