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渭水对岸密密麻麻全是营寨,李自成的 “闯” 字旗与后金的狼头旗在风里飘着,格外刺眼。偶尔能看到后金骑兵在河边奔驰,扬起的尘土像一条黄龙,嚣张得很。他握紧腰间的 “定北剑”,剑鞘上的龙纹硌得掌心生疼:“七万闯军,四万后金,倒真是把西安当成了囊中之物。”
“臣接手西安后,已收拢残兵,如今尚有五万兵力可战,但粮草只够支撑十日。” 岳承嗣递上一份皱巴巴的文书,纸页边缘都磨破了,“这是陕境军政明细,包括兵力布防、粮草储备、流民数量,还有…… 臣抓的几个贪官污吏。”
朱由检接过文书,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翻到 “贪官” 一页时,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 —— 西安同知王怀安,借 “筹粮抗贼” 之名,逼着百姓交出最后一点存粮,自家后院却埋着三千石粮食,还私藏了从百姓手里抢来的金银首饰,眼睁睁看着邻居饿死在自家门前;华阴县令刘敬之,早在半月前就偷偷给阿济格写了降书,承诺献城后愿做后金的 “引路官”,还把西安的布防图抄了一份,藏在鞋底,准备偷偷送出城;还有两名县丞,听闻闯军围城,竟卷走县衙仅存的五百两赈灾银,带着家眷弃城而逃,半路上被愤怒的流民拦下,才送进大牢。
“这些人,如今在何处?” 朱由检的声音冷得像冰,连呼吸都带着寒意,文书上的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手心发疼。
“都关在大牢里,听候陛下发落。” 岳承嗣道,“他们有的想发国难财,有的贪生怕死想投降,若不严惩,不仅百姓寒心,将士们也难有斗志!前几日还有士兵说,‘官都想着逃命,咱们为何要拼命’……”
朱由检抬头望向城下,几个百姓正跪在废墟前哭拜,他们的亲人,或许就是因为王怀安的搜刮、刘敬之的背叛,才没熬过饥荒,没等来援军。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坚定如铁:“传朕的令,明日午时,将王怀安、刘敬之等五人押上城头,凌迟三千六百刀!让所有百姓都来看,让所有将士都来看 —— 大明的江山,容不得贪官蛀虫,更容不得叛徒!谁害百姓,朕就斩谁!谁卖家国,朕就让他碎尸万段!”
岳承嗣应声而去,脚步声铿锵有力,像是终于松了口气。朱由检却仍站在城头,望着渭水对岸的敌营,胸口像堵着一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直到王承恩捧着两份文书走来,他才回过神:“这是温体仁拟的《讨闯贼檄文》与《安抚陕境诏》,陛下要不要过目?”
朱由检接过文书,展开细看。《讨闯贼檄文》里,字字句句都像带着刀:“闯贼李自成,起于草莽,不思报效国家,反燃战火,陷我城池,屠我百姓!所到之处,房屋尽毁,白骨露野,西安十户九空,皆此贼之罪!后金阿济格,狼子野心,犯我疆土,掠我财物,欲亡我大明,奴我百姓!今朕亲赴陕境,誓扫贼寇,还陕境朗朗乾坤!凡随贼者,若能弃暗投明,朕既往不咎,赐田免赋;若执迷不悟,定诛九族,以儆效尤!”
《安抚陕境诏》则满是体恤,字里行间都透着暖意:“陕境百姓遭贼寇蹂躏,朕心甚痛。今朕在此立誓:凡流民归乡者,每户分田五亩,免三年赋税;凡战死将士家属,朝廷按月发赡养银,直至子女成年;凡受损房屋,朝廷拨款修缮,不取百姓分文;凡因饥荒患病者,朝廷派医诊治,药费全免。朕与陕境百姓共进退,贼寇一日不除,朕一日不还京!”
朱由检合上文书,对王承恩道:“不必等明日,现在就召集百姓,朕亲自念给他们听!”
王承恩立刻让人去传讯,敲锣的声音在空荡的街巷里回荡,像唤醒希望的钟。不多时,百姓们从废墟里、从破屋里走出来,慢慢聚集到城下。他们大多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有的还拄着拐杖,抱着饿得哭不出声的孩子,眼神里满是麻木,只有看到城头上的龙纛时,才多了一丝微弱的光,像风中残烛。
朱由检走到城头边缘,拿起《讨闯贼檄文》,声音洪亮而坚定,像惊雷般在西安城上空回荡:“陕境的百姓们!朕是朱由检,大明的天子!今日朕来,是为了给你们做主,是为了给枉死的亲人报仇!”
他指着渭水对岸的方向,声音里满是愤怒,每一个字都砸在地上:“李自成、阿济格,这两个贼子,烧了你们的家,杀了你们的亲人,让你们吃草根、啃树皮,让西安十户九空!你们的孩子饿死在怀里,你们的父母曝尸荒野,你们的家园变成废墟 —— 这血海深仇,朕记着,大明也记着!”
城下的百姓们先是沉默,接着有人低低地哭了起来,哭声越来越大,像决堤的洪水,在街巷里蔓延。一个中年汉子猛地跪倒在地,额头磕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陛下!求您为我们报仇!杀了那些贼子!杀了那些贪官!”
“朕会的!” 朱由检提高声音,目光扫过城下每一张脸,“朕已下令,明日午时,将王怀安、刘敬之那些刮民脂、通敌寇的贪官,在城头凌迟处死!他们吞了你们的粮,害了你们的命,朕要让他们在全西安百姓面前,付出血的代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