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席会议的决定像一道赦令,暂时驱散了笼罩在莉安娜·瑞德头顶的囚禁阴云,但并未带来真正的轻松。她从一个被审查的“高风险因素”,变成了一个特殊项目组内受到严格保护的“合作资产”。身份变了,但被密切监视的本质并未改变,只是监视者从冰冷的狱卒变成了更需要她配合的研究者。
特别项目组被命名为“伽马”(Project Gamma),这个名字显然源自她在ARK网络中得知的“Gamma系列观测点”,暗示了其研究与“深渊”及那些古老监视站的关联。
她的安置点从隔离套房换到了堡垒内部一个更加隐蔽、设施也更加完善的安全翼区。这里拥有独立的生命支持系统、高级医疗舱、以及一个配备了各种先进分析仪器的实验室。林小七和意识种子也被转移至此,接受了更全面但依旧谨慎的检查和监护。
德雷克舰长负责整体的安全和后勤,他派来了“坚毅号”上最值得信任的老兵负责守卫,确保了外部的基本安全。
吴少校则带着她的技术团队常驻实验室,日夜不停地分析着莉安娜提供的海量数据。而雷恩上校的人则如同幽灵,把持着翼区外围的所有监控节点和进出口,他们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莉安娜——信任是有限的,一旦出现任何风险苗头,冰冷的控制就会立刻降临。
项目初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数据挖掘和状态稳定上。
吴少校团队对“深渊”能量数据的分析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成功验证了那种独特的低频振荡模式,并开始尝试构建更精确的预测模型。初步的测试表明,该模型确实能提前数小时预警“深渊”能量的剧烈活动,这对于前线舰队规避风险具有战略意义。这一成果迅速被上报,并开始有限地应用于兵团的前沿侦察单位。
另一方面,对林小七的医疗监护则更加小心翼翼。医疗团队在莉安娜的协助下(她隐瞒了最核心的冲突细节,但提供了能量互动的大致规律),优化了稳定方案,利用锻火兵团的先进医疗科技,小心翼翼地加固着她体内那脆弱的平衡。
林小七的状态因此变得更加平稳,甚至偶尔在脑波监测中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深度昏迷的、更加活跃的 patterns (模式),仿佛在沉睡中进行着某种深度的 processing (处理)。这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更大的谨慎——无人敢轻易尝试唤醒她。
而对意识种子的研究则陷入了某种僵局。吴少校团队尝试了各种非侵入性的探测方式,都无法再次激发它的深层反应,更无法复制之前那神奇的数据传输和防御反击。它就像一块彻底沉睡的水晶,只是持续散发着那微弱而稳定的标识性共振。
莉安娜知道,没有特定的能量场谐振或外部威胁,它不会轻易“醒来”。她选择暂时保持沉默,没有透露具体激活方法,这是她保留的最后一张底牌。
莉安娜本人则成了连接所有环节的关键节点。她需要配合吴少校解读数据碎片中的背景信息,需要向医疗团队描述林小七的历史状况和细微反应,还需要应对雷恩上校方面时不时提出的、带有试探性质的“安全咨询”。
她就像走在一根细细的钢丝上,一边要展现出足够的合作诚意和价值,以维持来之不易的信任和自由度;另一边又要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最核心的秘密,防止它们被过度解读或滥用。
这种生活紧张而疲惫,但至少,她们暂时安全了,并且正在以一种方式参与对抗共同的威胁。
然而,堡垒之外的宇宙,正以惊人的速度滑向更大的混乱。
通过项目组有限共享的情报渠道,莉安娜得知,“深渊”的活动频率和强度仍在持续增加,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开始扭曲周边星域的物理常数。“摇篮”的舰队在与“深渊”的初次交锋遭受重创后,似乎改变了策略,开始在外围构筑防线,同时更加疯狂地攻击和吞并周边弱小势力以补充损耗。
而“收割者”的活动则变得更加频繁和大胆。它们的侦察单元如同幽灵般出没在各个战场遗迹,收集着一切它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科技、生物样本、甚至是完整的飞船残骸。
有几次,它们甚至与兵团的前哨侦察舰发生了短暂而激烈的交火,其战斗方式冷酷而高效,绝不纠缠,一击即退,留下的是冰冷的金属残骸和失踪人员名单。
最让人不安的是“庇护所”观察者。它们的信号变得越来越活跃,但行为模式却更加难以捉摸。它们似乎对“深渊”、“摇篮”、“收割者”以及锻火兵团都保持着“观察”,甚至偶尔会向冲突双方提供一些极其隐晦、真假难辨的“信息片段”,仿佛在刻意搅浑水,加剧混乱。
整个宇宙仿佛变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正在将所有的文明和力量拖向一个未知的、黑暗的终点。
“伽马”项目组的工作,在这滔天巨浪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至关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清醒者游戏请大家收藏:(m.20xs.org)清醒者游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