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一夜的京城驿馆,月光透过院角的梧桐叶,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影子。大部分人都已休息,唯有西侧的空地上还亮着灯火 —— 工部的五个工匠围着一匹三丈长的粗麻布忙碌,针线、颜料、木尺摊了一地,林风穿着便服,手里捏着炭笔,正弯腰在布上勾勒轮廓,小李子捧着颜料盘站在旁边,时不时帮着递笔,脸上满是好奇。
“陛下,您说的这‘实力图’,到底要画啥啊?” 工匠头老刘拿着剪刀,小心翼翼地修剪麻布边缘,“咱们以前给官府画过舆图,画过神像,可没画过您说的‘经济特区、连锁店铺’,这咋画才能让人看懂啊?”
林风直起身,揉了揉发酸的腰,指着麻布的三分之一处画了条竖线:“左边画‘经济特区’,中间画‘连锁店铺’,右边画‘炎币流通’,每部分都用简笔画,让人一眼就知道咱们大炎的实力 —— 比如特区要画麦田、工坊、市集,连锁店铺要画不同类型的铺子,炎币要画清楚防伪标记和流通范围,比咱们空口说‘有 50 家分店、每月 1 万两管理费’管用多了。”
“简笔画?” 老刘愣了,拿起炭笔在布角试了试,画了个四四方方的小房子,还加了个歪歪扭扭的烟囱,“陛下,您看这‘工坊’像不像?俺觉得跟村里的磨坊差不多!”
周围的工匠都笑了,林风凑过去一看,也忍不住乐了:“老刘,你这画的是农家院,不是工坊 —— 工坊得有大烟囱,还得画几台石磨或者织布机,旁边再画几个工人,这样才像咱们特区的纺织工坊!”
说着,林风接过炭笔,在麻布左侧画了个长方形的工坊,烟囱画得又高又直,里面还画了几道斜线代表炊烟,工坊旁边画了一片波浪线代表麦田,麦田里插了个小牌子,上面写着 “千亩麦田,亩产两石”;再往外画了个小圆圈代表市集,里面点了几个小点代表摊位,旁边标着 “每日交易额 50 两”。
“陛下画得真好!一看就知道是特区!” 老刘凑过来,指着麦田的波浪线,“俺之前咋没想到用波浪线画麦子呢?俺还以为得画成小苗苗,费半天劲还看不清!”
接下来画中间的 “连锁店铺”,老刘主动请缨:“陛下,这店铺俺会画!包子铺画个小包子,裁缝铺画件小衣裳,粮铺画个小粮袋,保证一看就懂!”
林风点头同意,老刘拿起炭笔,在麻布中间画了个小铺子,门口画了个圆滚滚的小包子,旁边标了个 “23 家”;又画了个小铺子,门口画了件歪歪扭扭的短褂,标了个 “17 家”;最后画了个小铺子,门口画了个小粮袋,标了个 “10 家”。画完还得意地说:“陛下,您看!23 家包子铺、17 家裁缝铺、10 家粮铺,加起来正好 50 家,跟您说的一样!”
可林风一看,忍不住皱起眉:“老刘,你这铺子都画得一样大,还挤在一起,别人咋知道哪家是哪家?而且没画分布范围,人家还以为都在特区,不知道咱们全国都有分店!”
说着,林风拿起炭笔,在每个铺子旁边画了个小圆圈,圆圈里点了几个小点,代表不同州府:“包子铺旁边标‘顺义、青州、苏州’,裁缝铺标‘杭州、扬州、荆州’,粮铺标‘保定、济南、襄阳’,再画几条线从特区连到这些州府,代表连锁遍布全国,这样才清楚!”
老刘挠着头,跟着林风一起修改,嘴里念叨着:“还是陛下想得周到,俺这脑子咋就想不到这些呢!”
最麻烦的是右侧的 “炎币流通”—— 老刘拿起炭笔画了张方方正正的小纸片,上面写了个 “1 两”,就想算完事。林风一看,赶紧拦住:“老刘,这炎币得画清楚防伪标记,不然别人咋知道咱们的炎币不好造假?得画龙纹、小缺口,还有变色颜料的效果!”
林风接过炭笔,先画了张炎币的样子,正面画了盘旋的龙纹,龙鳞里点了几个小点代表 “炎” 字,左上角画了个小缺口,边缘画了几道斜线代表锯齿纹;背面画了 “大炎王朝” 四个字,右下角画了个小印章;旁边画了个箭头,从特区指向边境,标了 “边境贸易可用,每月兑换 1 万两”;还画了个小水桶,旁边画了道浅红色的痕迹,标了 “颜料遇水变色”。
“陛下,您这画得也太细了!” 小李子凑过来,看着炎币上的小缺口,“这小缺口比芝麻还小,别人能看清吗?”
“能看清!” 林风笑着说,“到时候咱们把布挂起来,派个人指着讲解,比如指着小缺口说‘这是防伪标记,假币仿不了’,指着箭头说‘炎币在边境也能用,跟西域商人都能交易’,比咱们说一百句都管用!”
一直忙到后半夜,“PPT 布” 才算画完 —— 三丈长的麻布上,左边是麦田、工坊、市集齐全的经济特区,中间是连线全国的 50 家连锁店铺,右边是带防伪标记的炎币流通图,还用不同颜色的颜料标注:绿色画麦田和铺子,红色画炎币和箭头,黑色写标注,看起来既清晰又直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