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房旁的临时作坊里,纸浆味混着炭笔的墨香飘在半空,十几个工匠围着长桌忙碌,有的裁纸,有的调墨,有的拿着炭笔勾线,桌上堆着小山似的粗纸 —— 这是林风特意让人从纸坊调运的 “糙面纸”,比细纸便宜三成,虽然纸面不够光滑,却足够厚实,画漫画、印文字都不渗墨,正好用来做新式学堂的课本。
“陛下,这粗纸虽便宜,可画起来费炭笔啊!” 负责手绘的陈小哥蹲在桌前,手里的炭笔在纸上勾勒 “小棒计数图”,每画几根代表数字的小棒,就得换支削尖的笔,“您看,这纸糙,笔锋容易断,一天下来,得用掉半盒炭笔。”
林风凑过去看,纸上画着五根歪歪扭扭的小棒,旁边写着 “5”,小棒下面还画了个迷你馒头,标注 “1 个馒头 = 1 文钱,5 个馒头 = 5 文钱”,简单明了。“费点炭笔没事,” 林风笑着递过支新削好的炭笔,“细纸太贵,咱们学堂刚起步,得省着花。这粗纸能让孩子看清画、认懂字,比啥都强 —— 你看这小棒图,孩子一看就知道 5 是啥意思,比光写个‘五’字管用多了。”
小李子也凑过来,在馒头旁边画了个卡通小人,举着铜钱,嘴里画了个气泡框,写着 “5 文钱买 5 个馒头”,逗得工匠们都笑了。“俺觉得这样更好!” 小李子举着画纸,“加个小人,孩子们就像看表情包一样,记得牢!之前俺教隔壁娃认数,画个小人举馒头,他半天就学会了!”
陈小哥眼前一亮,赶紧照着改 —— 在每幅小棒图旁都加个卡通小人,有的举馒头,有的抱布匹,有的拎着铜钱,原本单调的数字图瞬间活了起来。负责裁纸的工匠忍不住说:“陈小哥,你这画得比年画还好看!俺家娃要是看到,肯定抢着学!”
解决了数学课本,接下来是物理课本。王师傅扛着工具箱走进来,手里拿着之前做的小木棍和石头模型,放在桌上当参照物:“陈小哥,你就画个小孩用木棍撬石头,旁边画个小箭头,标上‘省劲’,再画个不用木棍的小孩,累得满头汗,对比着来,孩子们一看就懂啥是杠杆!”
陈小哥点头,很快就画好了初稿 —— 左边的小孩踮着脚,用木棍轻松撬起石头,脸上带着笑;右边的小孩抱着石头,脸憋得通红,石头却纹丝不动。林风看着画,突然指着左边的小孩说:“再加个角色,画个皇帝在旁边帮忙推木棍,标注‘众人齐心更省劲’,既教了杠杆,又让孩子们知道团结的道理,多好?”
陈小哥赶紧添画 —— 在小孩旁边画了个圆头圆脑的卡通皇帝,穿着简化的龙袍,双手推着木棍,胡子画成两撇小弧线,像极了之前表情包里的形象。小李子一看就乐了:“陛下,您这画得比先帝的卡通像还可爱!要是先帝活过来,肯定得说‘朕也会撬石头’!”
林风笑着拍了拍他的脑袋:“别胡说!朕这是让孩子们知道,不管是谁,都能靠‘巧劲’干活,不是只有力气大才行。”
作坊里正热闹,门口突然传来咳嗽声 —— 李老儒带着两个儒生走进来,手里捧着本线装的《论语》,看到桌上摊着的粗纸课本,眉头瞬间皱了起来。“陛下,这就是您说的课本?” 李老儒拿起一本数学课本,翻了两页,看到满页的漫画和小棒图,字却没几个,脸色沉了下来,“这哪是课本?分明是小孩玩的画本!字少画多,孩子们光顾着看画,哪还能静下心来学知识?”
旁边的儒生也跟着附和:“是啊陛下!传统课本都是密密麻麻的字,配着注解,才能让孩子沉心研读。这画本似的东西,只会让孩子变得浮躁,忘了读书的本分!”
陈小哥手里的炭笔顿住了,紧张地看向林风。林风却不慌不忙,拿起一本物理课本,递给旁边看热闹的小杂役 —— 是作坊工匠的儿子,才六岁,平时总在作坊外玩。“小娃,你告诉爷爷,这画里画的是啥?哪个省劲?”
小杂役接过课本,眼睛一亮,指着左边的画说:“爷爷,这个小哥哥用棍棍撬石头,皇帝爷爷帮忙,省劲!那个小哥哥不用棍棍,累!俺之前搬不动木凳,用小棍撬,就搬动了!”
李老儒愣住了 —— 一个六岁的孩子,没读过书,却能看懂画里的道理,甚至能联系自己的经历,这是他教过的国子监学生都未必能做到的。林风笑着说:“老儒,您看,这课本虽然画多字少,可孩子能看懂、能学会,还能用到生活里,这难道不是好课本?咱们教孩子,不是让他们背多少字,是让他们懂多少道理,会多少本事,您说对吗?”
李老儒张了张嘴,看着手里的《论语》,又看了看小杂役兴奋的模样,终于松了口气:“陛下所言极是,臣之前太过固执。这课本虽与传统不同,却能让孩子学以致用,确实是好课本。只是…… 能否在画旁多加点圣贤语录,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让孩子在学本事的同时,也懂些礼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