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房里,张师傅正煮着火锅,听到传声筒里传来声音,却听得模模糊糊:“张师傅!俺要两筐珍珠泥巴!多放糖!加珍珠!”
张师傅纳闷了 —— 珍珠泥巴?还加珍珠?是新吃法?但既然是小李子要的,还是赶紧准备,让伙计装了两筐刚挖的湿泥巴,还撒了把甜豆当 “珍珠”,送到了大殿前。
“小李子,你要的‘珍珠泥巴’来了!” 张师傅把筐子放在地上,泥巴还冒着湿气,甜豆撒在上面,看着格外滑稽。
小李子傻眼了,指着泥巴喊:“俺要的是奶茶!珍珠奶茶!不是能吃的泥巴啊!张师傅,您咋听成泥巴了?”
张师傅也懵了:“传声筒里说的就是‘珍珠泥巴’,俺还以为是陛下新发明的吃法呢!”
林风忍不住笑:“肯定是麻绳被风吹得晃了一下,声音变了,‘奶茶’变成‘泥巴’,以后风大的时候,得把绳子固定牢,别让它晃。”
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小李子气鼓鼓地踢了踢泥巴筐:“这传声筒,下次再也不跟御膳房喊话了,免得又送来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传声筒在宫里试用成功的消息很快传开 —— 各殿之间用传声筒沟通,不用再跑断腿;户部用传声筒跟粮库说话,随时了解粮情;甚至学堂也用传声筒,陈小哥在大殿前讲漫画历史,孩子们在御花园里就能听见,不用挤在一间屋子里。李老儒还特意用传声筒教国学,对着竹筒念《论语》,声音清晰地传到学堂,连路过的百姓都停下脚步听,说 “这木筒真神奇,能把话传这么远”。
可高兴没几天,密探又带来了新消息 —— 边境将军来信,说哨所之间离得远,遇到外族探子时,跑着报信太费时间,想请陛下也给边境做几对传声筒,要是能在哨所之间传信,就能更快发现外族动静。但将军也提到,边境风大,麻绳容易被风吹断,还容易被雨水打湿,问能不能改进,让传声筒更耐用。
林风拿着信,跟王师傅商量:“边境风大,麻绳得换更结实的,比如用兽皮拧成的绳子,防水还韧;竹筒外面也得包层铁皮,免得被风吹裂。咱们先做几对改进版的,送到边境试试,要是好用,再批量做。”
王师傅点头:“俺这就去准备兽皮绳,再找铁匠给竹筒包铁皮,保证在边境也能用!”
小李子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陛下,俺也想跟去边境送传声筒!顺便教哨所的士兵怎么用,要是他们传错话,俺还能帮着调绳子!”
林风笑着答应:“好啊,不过你得先把‘奶茶’和‘泥巴’分清楚,别到了边境,让士兵们把‘送粮草’传成‘送野草’,那就麻烦了!”
夕阳西下时,工匠房里又响起了锯木声和打铁声 —— 王师傅带着伙计们给竹筒包铁皮,兽皮绳泡在桐油里,散发出淡淡的油香;小李子趴在桌上,给传声筒的竹筒上画火锅图案,还在旁边写着 “别传错话”,惹得工匠们笑个不停。
可没人注意到,宫墙外的角落里,之前那个画自行车草图的外族探子,又拿着小本子,偷偷画着传声筒的样子 —— 他把竹筒画成了粗木管,绳子画成了普通麻绳,还在旁边写着 “声音能顺着绳子走,要多做几对,用来偷听哨所消息”。显然,外族又想模仿传声筒,用来干扰边境的通讯。
一场围绕 “传声筒” 的发明,虽然解决了宫里的短距离沟通问题,却也引来了外族的觊觎,而边境风大、雨水多的挑战,也让传声筒的改进之路充满了未知。林风站在工匠房门口,看着夕阳下的传声筒,心里清楚 —— 这小小的竹筒和绳子,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守护边境安稳的新防线,只有不断改进,才能不让外族有机可乘,才能真正实现 “远程沟通” 的初心,让地方官、士兵们不再为 “赶路开会” 而发愁。
喜欢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