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夭抱着满怀的雪莲花回到石洼村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风雪虽然小了些,可气温却更低了,呼出来的白气瞬间就能冻成霜。刚走到村口,她就看到几个青壮正扛着干柴往村子中央走,王村长拄着拐杖跟在旁边,指挥着他们把干柴堆在那间大屋的门口。
“姑娘,你回来了!”王村长看到萧夭,连忙迎上来,看到她怀里的雪莲花,眼睛一下子亮了,“这么多雪莲花!够熬药了!”
“嗯,找到不少,应该够村里的人用了。”萧夭把雪莲花递给旁边的一个青壮,“防风草找到了吗?”
“找到了!找到了!”一个穿着短打的青壮连忙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把绿色的草药,“这就是防风草,村里的老人们说,这草能消炎止痛,我们在村后的坡上挖的,虽然冻得有些蔫了,但药效应该还在。”
萧夭接过防风草,仔细看了看——叶片呈披针形,边缘有锯齿,确实是消炎的好药材。她点了点头:“很好,现在就开始熬药。锅找到了吗?”
“找到了!”阿桂从屋里跑出来,手里拿着一口黑铁锅,锅底有些变形,却还能用,“这是村里最后一口能用的锅了,我已经洗干净了。”
萧夭接过铁锅,走到大屋门口,指挥着青壮们垒起灶台,点燃干柴。火光在风雪里亮了起来,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暖融融的,村里第一次有了除了绝望之外的生气。萧夭把雪莲花和防风草放进锅里,又从行囊里取出驱邪药膏——这药膏是她用玄门草药和现代消炎成分炼制的,呈淡黄色,带着一股淡淡的草药香。她挖了一大块药膏放进锅里,然后往锅里加了些融化的雪水,开始熬药。
火光跳跃着,锅里的药渐渐沸腾起来,冒出白色的蒸汽,带着一股浓郁的草药香,在村里弥漫开来。阿桂和几个妇人守在灶台边,不停地用木勺搅拌着锅里的药,眼睛里满是期待。王村长拄着拐杖站在一旁,看着锅里沸腾的药,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了泪光——这是半个月来,石洼村第一次有了希望的味道。
“姑娘,这药真的能治好‘冻疫’吗?”一个年轻的青壮忍不住问道。他叫石头,是村里最有力气的后生,昨天还在犹豫要不要跟着其他人一起逃出去,现在却主动留下来帮忙。
“能。”萧夭点了点头,声音肯定,“这药能驱散寒毒,消炎止痛,内服能退烧,外敷能让溃烂的伤口愈合。等会儿药熬好后,先给病情最重的人喝,剩下的药渣煮水,用来给大家清洗伤口。”
她一边说,一边从行囊里取出桃木剑。桃木剑是纪逸风传给她的,剑身上刻着“守正”二字,灵力充沛。她运转起玄门灵力,指尖凝出一缕淡金色的光,轻轻划过剑身——桃木剑瞬间变得柔软起来,像是被温水泡过的木头。萧夭握着剑,小心翼翼地将剑削成几根细细的木管,木管的一端削得尖尖的,另一端留着开口。
“姑娘,你这是做什么?”王村长好奇地问道。
“这是引流管。”萧夭解释道,“村里很多人伤口溃烂化脓,要是不把脓排出来,就算喝了药,感染也会扩散。用这引流管把脓排出来,再敷上药,伤口才能好得快。”
她拿起一根引流管,走到阿桂身边:“等会儿给你男人敷药时,先用这引流管把他手背上的脓排出来,动作要轻,别弄疼他。”
阿桂连忙点头,接过引流管,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像是捧着稀世珍宝。她看着萧夭,眼里满是感激:“姑娘,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萧夭笑了笑,没有说话。她走到大屋门口,看着屋里的村民——有的老人靠在墙上,闭着眼睛,呼吸渐渐平稳了些;有的孩子躺在干草堆里,脸上的潮红退了些,不再像之前那样烧得胡言乱语。御寒符的效果还在,灵力裹着他们的身体,抵挡住了寒气的入侵。
就在这时,村口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萧夭皱起眉,朝着村口的方向望去——只见几个穿着黑色铠甲的士兵簇拥着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走了进来,男人穿着银色的铠甲,腰间佩着一把长刀,脸上带着几分傲慢,看起来像是个校尉。
“这是怎么回事?”校尉看到村里的火光和沸腾的药锅,眉头皱了起来,语气带着几分不悦,“王村长,我不是跟你说过,让你赶紧组织青壮逃出去吗?怎么还在这里熬药?”
王村长连忙走上前,拱了拱手:“李校尉,这位是萧姑娘,来自玄门,懂医术,她熬的药能治好‘冻疫’,我们现在不用放弃老弱了!”
李校尉的目光落在萧夭身上,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眼神里带着几分轻蔑:“玄门?姑娘家懂什么医术?别在这里耽误事!石洼村的‘冻疫’是诅咒,根本治不好!我看你还是赶紧离开这里,免得被传染!”
萧夭皱起眉,看着李校尉:“校尉大人,‘冻疫’不是诅咒,是伤口感染和寒毒引发的病症,我熬的药能治好他们。而且,石洼村断粮多日,校尉大人身为北疆驻军,为何不派人送些粮食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摄政王家小祖宗,她靠玄毒横着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摄政王家小祖宗,她靠玄毒横着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