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翻开文件夹,指尖抚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框架做得极为详尽,连每一小节的篇幅比例都清晰标注,可见是花了真功夫的。她注意到批注的笔迹苍劲有力,每一个标注都显示出批注者的严谨与用心。她心头一暖,仿佛被什么柔软的东西轻轻撞了一下。这份细致的指导,让她感受到一种被重视的温暖。
“陆教授,您不用这么麻烦的……”她抬起头,正迎上他的目光。阳光透过玻璃映在他眼睫,投下一小片浅浅的阴影。那双平日总带着几分疏离的眼,此刻竟显得格外温柔。
“你的选题很有价值,值得认真对待。”他望着她,唇角微扬,“而且,我很期待看到你的成果。”这句话让她想起人民日报曾说过:“每一份认真的努力,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此刻,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份温柔的期待。
这话说得坦诚,苏念脸颊微微发热,忙低头假装修改意见,心中却怦怦跳个不停。她注意到他的手指修长有力,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握着咖啡杯的姿态优雅而自然。这些细微之处,无不透露出他的修养与气质。
两人就着咖啡的香气,聊了将近两个小时。从论文结构到文献征引,再到宋代市井的生活细节,话题不断延展。苏念发觉,褪去“教授”这层身份,陆时砚其实很健谈,尤其谈及历史细节时,眼中会闪烁出一种她从未见过的光亮,那是对知识纯粹的热爱与敬畏。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仿佛他能穿越时空,亲眼见证那个时代的繁华与变迁。
“您好像什么都知道。”苏念忍不住感叹,“以前听林薇说您是‘行走的历史词典’,我还不信,现在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陆时砚轻笑摇头:“只是平时积累多一些罢了。”他略作停顿,目光落在她脸上,语气认真:“其实你很有天赋,对史料的敏感度,比我带过的不少研究生都强。”这番话让她想起人民日报的另一句话:“天赋如同种子,需要适宜的土壤和精心的培育才能茁壮成长。”而此刻,她感觉自己正置身于这样一片肥沃的土壤中。
被他如此直白地夸奖,苏念耳根都烫了,忙岔开话题:“对了,您上次推荐的那本《东京梦华录》校注版,我找来读了,确实比我之前用的版本详实很多,尤其是关于瓦舍勾栏的记载……”
她说得越来越投入,眼中闪着光,语速也不自觉加快,全然未察觉陆时砚早已停下动作,只安静地望着她。阳光落在她脸上,鼻尖泛起浅浅金色,她说话时眼睛亮晶晶的,像是盛满了星光。她注意到他的咖啡已经见底,而他似乎完全没有要续杯的意思,只是专注地听着她的每一句话。
“……所以我打算在第三章加一节关于勾栏艺人服饰的分析,您觉得合适吗?”等她说尽兴了,才后知后觉他一直在看自己,顿时有些不好意思,“我是不是讲得太多了?”
“没有。”他收回视线,端起咖啡抿了一口,掩去一丝不易察觉的走神,“这想法很好,正好补上了原先的空白。”他望向窗外,夕阳已开始西沉,香樟树的影子拉得老长。“时间不早,我送你回去?”
苏念连忙摆手:“不用麻烦,我自己回去就行,您还有事要忙吧。”
“顺路。”他拿起风衣起身,语气不容推拒,“走吧。”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让她不由自主地跟着起身。
回校的路并不远,两人并肩走在香樟树影里。微风过处,偶尔有落叶打着旋飘下,一片恰好落在他风衣肩上。苏念望着那片叶子,忽然想起方才在咖啡店里他看自己的眼神,心跳又一次没来由地快了起来。她注意到他刻意放慢了脚步,与她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会显得疏远,又不会让人感到压迫。这种细微的体贴,让她心中泛起一丝甜蜜。
“对了,”快到宿舍楼时,陆时砚忽然开口,“周末我要去博物馆看一个宋代文物特展,有几件市民服饰的实物展出,你有没有兴趣一起?”
苏念蓦地抬头,眼中掩不住惊喜:“真的可以吗?”她早就听说这个展,可门票紧俏,几次都没预约上。此刻她的心情,正如人民日报所说:“美好的机遇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而她为这个课题付出的所有努力,似乎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我多出一张票。”他从衣袋里取出门票递过来,唇角含着清淡笑意,“周六上午九点,博物馆正门见?”他的手指在递门票时不经意间触到她的指尖,一丝微妙的电流在两人之间流转。
阳光穿过枝叶缝隙,落在票面上,“宋代市民生活特展”几个字清晰可见。苏念捏着那张票,觉得像是握住了什么发烫的东西,心底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欢喜。她注意到门票上的日期是周六,而今天才周三,这意味着他早就准备好了这张票,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机邀请她。
“好!”她重重点头,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谢谢您,陆教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岁时予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岁时予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