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位被同学们称为“高岭之花”的陆教授,这位在学术会议上言辞犀利、对待研究一丝不苟的“老狐狸”,一直在用他特有的方式,悄悄照顾着她。
走廊尽头传来其他老师打招呼的声音:“陆教授今天来得真早啊!”
“有点资料要整理,”陆时砚的回应温和而简洁,“您也早。”
苏念赶紧收回目光,抱着报告向自己的实习办公室走去。那颗草莓糖在嘴里慢慢融化,甜味一丝丝渗入心底。
她的办公室在走廊的另一端,是间给研究生和实习生共用的小房间。推开门时,同系的实习生周薇已经在了,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
“念念你来啦!”周薇抬头看她,立刻注意到她手里的报告,“哇,你已经打印好啦?我昨晚赶稿到凌晨三点,现在眼睛都睁不开。”
苏念笑着将报告放在自己桌上:“我也刚打完。你要不要喝点咖啡提神?”
“等等再去,”周薇凑过来,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我刚才看到你和陆教授在走廊说话哦。这周第几次了?第三次了吧?”
苏念感觉耳根又开始发热,假装整理桌上的文件:“碰巧遇到而已。”
“碰巧?”周薇挑眉,明显不信,“陆教授平时都从西门直接上三楼,怎么会‘碰巧’出现在我们二楼的复印室附近?而且我听说,他昨天特意去了系办公室,问了下实习生的报告提交情况。”
苏念整理文件的手顿了顿,心里那丝甜意又浓了几分,但嘴上还是说:“陆教授负责实习工作,关心报告进度很正常吧。”
“才怪,”周薇撇嘴,“往年都是李教授负责实习生的事。今年陆教授突然主动接手,系里好多老师都惊讶呢。”她说着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你报告写得怎么样?我听说陆教授批注特别严格,上学期有个学姐被他批注得哭了好几次。”
苏念想起报告上那些细致入微的批注,不仅指出了问题,还标注了可以参考的资料和方向,完全没有周薇说的那么可怕。“陆教授给的建议挺有用的,”她轻声说,不自觉地为陆时砚辩护,“虽然严格,但都很中肯。”
周薇惊讶地看了她一眼,正要说什么,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站在门口的正是陆时砚。他已经穿上了西装外套,整个人显得更加正式挺拔。
“苏念,”他的目光直接落在她身上,“能来一下我办公室吗?关于你的报告,有几个细节需要讨论。”
苏念愣了一下,赶紧起身:“好的,马上来。”
周薇在她身后偷偷比了个加油的手势,表情明显在说“看吧我就说”。
陆时砚的办公室在三楼东南角,是系里少数几个带飘窗的老房间。深色的实木书架上堆满了各种文献资料,窗台上放着几盆绿植,长势喜人。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和咖啡混合的香气,典型的历史学者办公室。
“请坐。”陆时砚指向窗边的椅子,自己则走到办公桌后取出她的报告。
苏念注意到他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几摞论文,最上面一份的页边已经写满了批注。电脑旁边放着一个陶瓷杯,杯身上印着某次国际学术会议的logo,里面还剩半杯咖啡。
“你的报告整体质量很高,”陆时砚开门见山,手指点着报告中用红笔标注的部分,“特别是对唐代商队在河西走廊活动的分析,视角很独特。但是这里——”他翻到第三页,“关于货币流通的部分,你引用的《河西经济考》是八十年代的着作,这几年敦煌新出土的文书已经补充了很多新证据。”
苏念认真地点点头:“我昨天也发现这部分资料不够新,正想去资料室查最近的研究成果。”
“系里最近整理了一批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包括一些尚未公开发表的货币交易记录。”陆时砚从抽屉里取出一张借阅卡,“我已经帮你申请了权限,今天下午就可以去查看。保管员赵老师那边我也打过招呼了,他会帮你调取相关的卷宗。”
苏念接过借阅卡,心里既惊讶又感激。系里对敦煌文献的查阅权限管理严格,通常需要层层审批,没想到陆时砚已经为她安排好了。
“谢谢陆教授,太麻烦您了。”她真诚地道谢。
陆时砚摇摇头:“指导学生是老师的职责。况且,”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报告上,“你的研究很有价值,值得这些支持。”
接下来的半小时,陆时砚详细地为她讲解了报告中几个需要改进的部分。他说话条理清晰,引经据典,却不会让人感到压力。偶尔苏念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也会认真倾听,然后给出建设性的反馈。
阳光从飘窗洒进来,在他低垂的眼睫上投下细密的影子。苏念注意到他左眼角有一颗很小很淡的痣,平时被金丝眼镜遮挡着,只有在这种近距离下才能看清。
当讨论到报告中关于胡商与汉人交易习俗的部分时,陆时砚突然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厚厚的专着:“这本书里有个章节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你可以参考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岁时予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岁时予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