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砚似乎没有注意到她的羞涩,反而拉过一把椅子在她身边坐下:“这些书信是我去年在南方一个古镇的旧书店偶然发现的,当时就觉得它们值得被好好研究和保存。”
两人就这样并肩坐着,讨论着信中的内容。苏念发现陆时砚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对历史人物有着独特的理解和共情。他能从一封信的字里行间读出许多细节,甚至能推测出写信人当时的心境和处境。
说到投入处,陆时砚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厚重的参考书,翻到某一页指给苏念看:“你看这里,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正好能解释为什么林小姐会在信中提到那次行程的推迟。”
苏念凑近细看,发丝不经意擦过陆时砚的手臂。两人同时一怔,随后又不约而同地假装没有注意到这个小意外。但空气中似乎有什么微妙的东西在流动,让接下来的对话都蒙上了一层难以言说的暖意。
午时将至,阳光已经移到了书房另一侧。陆时砚看了眼时间,轻声提议:“要不要先去用午餐?楼下新开了一家小馆子,听说菜式很清淡,应该合你的口味。”
苏念这才意识到已经工作了整个上午,她揉了揉微微发酸的后颈,笑着点头:“好啊,正好我也有些饿了。”
两人收拾好桌面,将书信仔细地放回特制的保护袋中。苏念注意到陆时砚在整理时格外细心,每一个动作都体现出对这些历史文献的尊重和爱护。她不禁想起第一次听他讲课时的情景,那时就被他这种严谨而温柔的态度所吸引。
下楼时,他们并肩走在阳光斑驳的街道上。初夏的风带着淡淡的花香,拂过面颊时格外舒爽。苏念偷偷看了眼身边的陆时砚,他正微微眯着眼感受微风,侧脸线条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柔和。
餐馆就在街道转角处,门面不大却布置得十分雅致。老板娘显然认识陆时砚,热情地领着他们到靠窗的位置坐下。“陆教授今天带朋友来啊?”她笑着打量了一下苏念,眼神亲切而不过分好奇。
陆时砚微笑着点头:“李姨,今天有什么推荐的菜色?”
老板娘热情地介绍了几个招牌菜,陆时砚仔细听着,不时询问哪些菜比较清淡。苏念心里泛起一丝暖意,想起他记得自己不喜欢太过油腻的食物。
点完菜后,两人相对而坐。窗外是熙攘的街道,窗内却安静怡人。陆时砚为苏念斟上一杯清茶,随口问道:“上午的工作还习惯吗?这些民国书信的整理可能会比较枯燥。”
苏念连忙摇头:“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很有意思。特别是读到那些真实的历史细节,感觉比教科书上看到的要生动多了。”
陆时砚眼中闪过赞许的神色:“你能这么想很好。历史研究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能通过这些真实的记录触摸到过去的温度。”
饭菜很快上桌,果然如老板娘所说,清淡而美味。陆时砚细心地为苏念布菜,动作自然而不刻意。两人边吃边聊,从上午整理的书信内容谈到各自喜欢的历史书籍,又偶然发现两人都对某个冷门历史时期有着特别的兴趣。
苏念惊喜地发现,尽管陆时砚是教授,但在交谈中从不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反而很认真地听取她的看法,即使那些见解在专家眼中可能显得稚嫩。这种平等交流让她感到被尊重,也让她更加放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用餐过半,陆时砚突然想起什么,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取出一个信封:“这是张教授托我交给你的,他看了你上次写的那篇论文提纲,很是赞赏。”
苏念惊讶地接过信封,里面是张教授亲笔写的建议信,足足有三页纸。她仔细阅读着,感动于前辈的悉心指导,也惊讶于陆时砚会特意为她转交这封信。
“张教授很少这么详细地给学生写指导意见,”陆时砚轻声说,“他是真的很欣赏你的潜质。”
苏念感到眼眶微微发热,连忙低头掩饰:“我会好好珍惜这个机会的。”
饭后,两人沿着林荫道慢慢走回工作室。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苏念稍落后半步,看着走在前方的陆时砚,他的背影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挺拔。
回到工作室,午后的阳光正好照进整个房间。陆时砚拉开窗帘,让温暖的阳光充分照进来。他转身问道:“要不要休息一会儿?下午的工作量可能会比较大。”
苏念摇摇头:“我不累,我们继续吧。”她其实很想珍惜每一分能与陆时砚共处的时间,即使只是安静地一起工作。
下午的工作重点是分类整理一批往来信件。这些信件数量较多,需要仔细辨认日期和内容,然后进行分类归档。陆时砚搬来另一把椅子,两人并肩坐在大书桌前,共同处理这批文献。
工作中,他们的手臂不时轻轻相碰,每次接触都让苏念心跳加速。她偷偷观察陆时砚,发现他似乎全然专注于工作,这才稍稍安心,却又莫名有些失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岁时予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岁时予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