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抱着档案盒,在窗边的桌子旁坐下,一点点梳理着信件中的线索。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信纸上,那些跨越近百年的字迹仿佛在眼前活了过来——字里行间有对重逢的期待,有对生活的规划,还有那些藏在笔墨间的温柔情意。
时光在翻阅信纸的指尖悄悄流逝,等他们整理完所有信件,已是正午时分。走出档案室时,张教授正等在外面,笑着问道:“怎么样,有收获吗?”
“收获太大了!”苏念兴奋地将发现告诉张教授,眼睛亮晶晶的,“我们不仅找到了他们见面的证据,还理清了后续的时间线!”
陆时砚看着她眉飞色舞的样子,眼底满是笑意,补充道:“多亏了您提供的线索,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信里的地址,去苏州实地走访看看。”
张教授赞许地点点头:“好,有需要随时找我。”说完,他又意味深长地看了两人一眼,这才转身离开。
走出图书馆,银杏大道上的阳光依旧温暖明媚。苏念想起早上的约定,轻轻拉了拉陆时砚的衣袖:“我们现在去走银杏道好不好?”
“好。”陆时砚点头,放慢脚步与她并肩走在铺满金黄落叶的小道上。脚下传来叶片碎裂时轻微的“沙沙”声,像是秋天在耳边低语。他忽然想起什么,取出手机:“要不要拍张照片?”
苏念立即点头,站在一棵枝繁叶茂的银杏树下,对着镜头露出灿烂的笑容。陆时砚按下快门,看着照片中她站在金黄背景里的模样,心里软成一片——其实他更想与她拍张合照,却还是没有说出口。
两人沿着银杏大道缓步慢行,苏念忽然开口:“陆教授,等我们去苏州走访,是不是就能找到‘清沅’和收信人后来的故事了?”
“应该可以。”陆时砚转头看她,目光温柔,“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平江路,看看照片里的梧桐树还在不在,是否还像当年一样枝繁叶茂。”
苏念迎上他温和的目光,心跳忽然快了半拍,轻轻点头:“好啊,一言为定。”
秋风拂过,卷起几片银杏叶,轻轻落在两人脚边,仿佛为这个约定添上了一笔温柔的注脚。
阳光透过银杏叶的缝隙洒下,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苏念忍不住停下脚步,仰头望着满树金黄。一片叶子旋转着飘落,正好落在她的发间。陆时砚下意识地伸手,轻轻为她拂去落叶,指尖不经意间擦过她的发丝。
两人都怔了一下,苏念感觉被他触碰过的地方仿佛有细微的电流穿过,耳根微微发热。陆时砚不自然地收回手,假装继续观察手中的银杏叶,却掩不住眼底一闪而过的慌乱。
“你看这片叶子的形状很特别。”他将叶子举到阳光下,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叶脉在光照下清晰可见,如同精心绘制的纹路。
苏念凑近细看,呼吸轻轻拂过他的指尖。陆时砚的手几不可察地颤了一下,却没有收回。
“真的很美。”苏念轻声赞叹,不知是在说叶子,还是在说此刻的气氛。
他们继续沿着银杏大道漫步,偶尔有学生从身边经过,投来善意的目光。苏念注意到路边有一条长椅,椅背上刻着几句诗文,似乎有些年头了。
“这里刻的是徐志摩的诗。”陆时砚的手指轻轻抚过刻痕,“‘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应该是很多年前的毕业生留下的。”
苏念在长椅旁蹲下身,仔细辨认着那些已经有些模糊的字迹:“民国时期的学子们,也像我们一样在这里漫步吧?不知道清沅和那位收信人,是否也曾在这条路上走过。”
她的目光投向远处,仿佛透过时光看到了那个年代的景象:穿着长衫和旗袍的年轻人,捧着书本走在落叶纷飞的小道上,讨论着文学与理想,或许还有藏在心底的情愫。
陆时砚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轻声接话:“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浪漫。那个年代的爱情,藏在笔墨书信之间,含蓄而长久。就像清沅他们,即便相隔两地,也能通过文字传递思念。”
“是啊。”苏念直起身,一片银杏叶恰好落在她的肩头,“现在的人很难体会那种‘见字如面’的期待了。一封信要经过漫长的等待,每一个字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所以显得格外珍贵。”
她忽然想起什么,转头看向陆时砚:“你说,将来会不会有人像我们研究清沅的信一样,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通讯记录?比如电子邮件或者聊天记录?”
陆时砚被她这个想法逗笑了:“那恐怕会是很不同的体验。现在的通讯太容易,反而少了那种沉淀下来的珍贵。就像古人说的,纸短情长,见字如面。那种笔墨间的温度,是电子文字无法替代的。”
他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银杏大道的尽头。前方是一座古朴的亭子,檐角挂着风铃,在秋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
“要去坐坐吗?”陆时砚提议道,“这个亭子是民国时期建的,说不定清沅他们也在这里歇过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岁时予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岁时予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