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门虚掩着,她轻轻敲了敲,里面传来陆时砚沉稳的声音:“请进。”
推开门时,陆时砚正在接电话。他坐在书桌后,看见她进来,微微点了点头,示意她在对面的沙发上坐下。苏念轻手轻脚地放下东西,尽量不打扰他通话。
趁这个间隙,她不经意地观察起办公室的布置。书架上摆满了专业书籍和学术期刊,排列得整整齐齐。窗台上放着一盆绿萝,长势喜人,翠绿的藤蔓垂落下来,为这个充满学术气息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生机。陆时砚的书桌上除了电脑和文件,还有一个深色的马克杯,杯身上印着某次学术会议的标识。
陆时砚的通话还在继续,他专注地听着电话那头的人说话,偶尔回应几句。苏念注意到,他听电话时右手手指会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稳定而舒缓。即使看不到通话对象,也能从他的姿态中感受到他在认真倾听。
这个发现让她想起昨天写的观察笔记,不禁微微一笑。看来她的观察确实捕捉到了一些真实的细节。
等了大约五分钟,陆时砚结束了通话。他放下手机,转向苏念:“抱歉,久等了。”
“没关系。”苏念赶紧坐直身子,把带来的专着递过去,“陆教授,我看您标注的第三章关于注意分配容量的实验设计,有几个地方不太明白。”
陆时砚接过书,翻到对应的页面。他的指尖点在复杂的实验流程图上一一讲解,声音平稳而清晰。讲解过程中,他时不时会停下来问:“这里能理解吗?”每当苏念点头时,她都能看见他眼中闪过一丝浅浅的赞许。
等实验部分完全讲清楚后,陆时砚合上书,目光自然地落在她放在茶几上的观察记录上。“作业完成了?”他随口问道。
苏念的心跳微微加速,顺势把作业本递过去:“嗯,写的是食堂的场景。不过...”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其实我最初选了另一个观察对象,后来觉得不太合适,就换成了现在这个。”
陆时砚接过作业本,认真地阅读起来。他阅读时的神态很专注,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捏着纸页的边缘。苏坐在一旁,既希望他能从文字中读出些什么,又担心自己的小心思太过明显。
几分钟后,陆时砚抬起头,评价道:“食堂这个场景选得很好,观察角度独特,理论分析也到位。”他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不过,如果你最初选择的观察对象更能体现注意力分配的特点,其实不必刻意更换。有时候,个人化的观察视角反而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
苏念愣了一下,抬头对上他的目光。他的眼神平静如常,但话语中似乎藏着某种深意。她的脸颊微微发热,轻声应道:“我知道了,谢谢陆教授。”
陆时砚把作业本还给她,指尖在封面上轻轻点了一下:“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来讨论。”
“好。”苏念接过作业本,正准备起身离开,陆时砚却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叫住了她。
“苏念,”他的语气很自然,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晚上如果你去二食堂,方便帮我带一份番茄鸡蛋面吗?不要葱。”
这个请求出乎苏念的意料,她怔了一下才点头:“当然可以,我正好要去食堂。”
“麻烦你了。”陆时砚从抽屉里拿出饭卡,“用这个刷就好。”
苏念接过还带着体温的饭卡,小心地放进书包侧袋。走出办公室时,她感觉自己的脚步格外轻快。走廊里的阳光似乎比来时更加明亮,在地面上跳跃着金色的光点。
回到宿舍后,苏念把陆时砚的饭卡放在书桌上最显眼的位置。普通的校园一卡通,上面印着学校的logo和他的工号,因为经常使用,边缘已经有些磨损。她看着这张普通的卡片,心里却泛起一丝奇异的亲切感。
傍晚六点,苏念准时来到二食堂。这个时间正是用餐高峰,各个窗口前都排着长队。她先到番茄鸡蛋面的窗口排队,心里默默记着陆时砚“不要葱”的要求。
轮到她时,她特意对打饭的阿姨强调了一遍:“一份番茄鸡蛋面,不要葱。”
阿姨利落地下面、浇卤,动作一气呵成。装盒时,苏念又不放心地看了一眼,确认没有绿色的葱花,才小心地接过餐盒。热腾腾的面条隔着塑料盒传来温暖的触感,番茄的酸甜香气隐约可闻。
接着她又给自己买了一份简单的晚餐,然后提着两个餐盒往心理学系教学楼走去。傍晚的校园笼罩在暮色中,路灯已经亮起,在地上投下柔和的光晕。三三两两的学生从她身边走过,讨论着课堂内容或是晚上的安排。
苏念不自觉地放慢脚步,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刻。她想起刚才陆时砚那么自然地请她带饭,仿佛他们已经相识很久,而非单纯的师生关系。这种微妙的变化让她心里泛起一丝甜意,就像含着一颗慢慢融化的草莓糖。
到达办公室时,门虚掩着,里面透出温暖的灯光。她轻轻敲了敲门,听到“请进”后才推门进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岁时予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岁时予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