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提议来得突然又自然,语气里没有过多的热情,却也听不出丝毫勉强,仿佛只是一件理所应当的小事。雨声哗啦,周围是喧闹的人群,苏念看着他那张平静的脸,拒绝的话在嘴边打了个转,最终还是化为了小声的一句:“谢谢陆教授。”脸颊却不由自主地有些发热。
她挪动脚步,站到了伞下。伞下的空间比从外面看起来要宽敞一些,但毕竟是为单人设计的,两个人并肩而立,距离不可避免地拉近了。苏念能清晰地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清爽的皂角香气,混合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墨香和旧纸张的味道,那是常年与书籍为伴的人才特有的气息。
陆时砚撑开伞,举过两人头顶,步入了雨幕之中。他个子高,很自然地将伞举稳,却下意识地将伞面明显地向苏念这边倾斜,确保她能被完全笼罩在伞的保护下。而他自己靠近伞沿的右侧肩膀,则不可避免地暴露在了斜飞的雨丝中,浅灰色的衬衫肩头很快洇开了一小片深色的水渍。
苏念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雨水打湿布料的感觉一定不好受。她心里过意不去,悄悄地向他的方向挪近了一小步,几乎能感受到他手臂传来的温热。她抬起头,小声提醒:“陆教授,您把伞往您那边偏一点吧,您肩膀都湿了。”
陆时砚闻声侧过头,目光落在她带着关切和些许不安的脸上。雨天的光线昏暗,却衬得他的眼眸格外深邃,那眼底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快得让人捕捉不及。他语气轻松,甚至带着点难得的调侃:“没事,我抗冻。”话音落下,他似乎迟疑了一下,但还是依言轻轻将伞柄朝中间移动了些许,让两人的遮蔽更加均衡。虽然他的肩膀仍有一部分在伞外,但情况总算好了些。
两人并肩走在被雨水洗刷干净的校园柏油路上。雨点密集地敲击着伞面,发出沙沙的、连绵不绝的声响,像是一首单调却令人心安的背景音乐。偶尔有阵风吹过,卷着冰凉的雨丝扑到脸上,带来丝丝凉意。周围的景物都笼罩在水汽氤氲的朦胧之中,远处的教学楼和树木只剩下模糊的轮廓。世界仿佛变小了,只剩下这把黑伞下的方寸之地,以及伞下并肩而行的两个人。
沉默走了一小段路,只有脚步声和雨声交织。苏念觉得气氛有些过于安静,忍不住想找点话说。她想起书包里的曲奇,这似乎是个不错的话题。她伸手从外套口袋里掏出那个小心保存的食品袋,里面还剩最后两块曲奇。她递到陆时砚面前,语气带着点分享的雀跃:“陆教授,这个曲奇确实挺好吃的,我留了点,您要不再尝一块?”
陆时砚显然没料到她会突然拿出这个,脚步微微一顿,低头看向她递过来的小袋子,里面圆形的曲奇散发着淡淡的甜香。他沉默了一下,还是伸出手接了过去。他的指尖不可避免地碰到了苏念捏着袋子的手指,温热的触感一掠而过。苏念像被细微的电流触到,迅速缩回了手。
他拆开袋口,取出一块曲奇,并没有立刻吃,而是拿在手里看了看,然后才送入口中,慢慢地咀嚼着。片刻后,他点了点头,评价道:“嗯,比我上次开会时吃到的味道更正一些。看来那家店的手艺确实名不虚传。”
听到他认可,苏念心里有点小小的得意,话也多了起来:“我室友们也都说特别好吃,还猜是哪家店买的。我说是您开会带回来的,她们还说呢,说这家手工烘焙店特别有名,平时要是现买都得排好久的队才能买到。”她说着,忽然想起曲奇的来源,便顺势问道:“对了陆教授,您上次说是去外地开会,是去做学术交流吗?”
“嗯,”陆时砚将剩下的曲奇袋子递还给她,目光投向迷蒙的雨幕,语气平稳地回答,“去邻市的A大参加了一个关于明清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研讨会,为期三天。”
话题很自然地转向了学术领域。陆时砚像是想起了什么,侧头看她,关心地问:“说起来,你最近的论文初稿进展得怎么样了?框架都搭好了吗?有没有遇到什么卡壳的地方?”
提到论文,苏念微微蹙起了眉,脸上露出一丝苦恼:“框架大致是定了,就是具体写到明清时期民间契约的法律效力和社会功能那部分,感觉找起来料来有点费劲。图书馆里几本专门讲这个的专着,比如那本《明清契约文书研究》和《民间法惯与社会秩序》,我都去查过,但都被借出去了,预约排队的人还挺多。网上能找到的电子资源又不太全,关键章节总是缺失。”
她只是随口抱怨一下遇到的困难,并没指望能得到立即的解决方案。然而,陆时砚听完,脚步却停了下来。他沉吟片刻,将手中的牛皮纸文件袋换到拿伞的那只手上,空出的手熟练地解开了缠绕的细绳,从文件袋里抽出了一本看起来有些年头的书。书的封面是暗黄色的,纸张边缘已经微微泛黄卷曲,显然被翻阅过很多次。他将其递给苏念:“这本《明清民间契约辑录》是我多年前在旧书市场淘到的,虽然不是正式出版物,是内部资料汇编,但里面收录了不少稀见的契约原文,后面几章的分析也很有见地,恰好涉及到你刚才说的那些问题。你拿去参考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岁时予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岁时予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