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宿舍区渐渐热闹起来,结束了一天课程的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归来,笑语声夹杂着脚步声,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苏念穿过略显嘈杂的楼道,回到了自己位于三楼的寝室。室友还没回来,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窗外渐暗的天光透进来。
她将怀里的书和笔记本轻轻放在书桌上,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拆开了那个牛皮纸包。里面是一个设计简洁的白色纸盒,打开盒盖,一股浓郁的黄油和巧克力的香甜气息立刻扑鼻而来。盒子里整齐地排列着十几块烤成金褐色的曲奇饼干,每一块都镶嵌着大颗的巧克力豆,看起来诱人极了。
苏念拿起一块,咬了一小口。饼干酥脆可口,巧克力在口中融化,带来满满的幸福感。她一边小口吃着曲奇,一边将陆时砚给的U盘插入电脑。点开文件夹,里面果然如他所说,分门别类地存放着许多资料。《万历会计录》的扫描件清晰度很高,甚至还能看到一些古籍上原有的批注。而那个名为“相关论文”的文件夹里,则收集了十几篇近年的学术文章,其中几篇还是发表在国内顶尖期刊上的,显然花费了不少心思搜集。
她不禁感慨,陆教授对待学术的严谨和对学生的提携,真是体现在了方方面面。这种无声的关怀,比任何言语上的鼓励都更让人感动。她深吸一口气,收敛心神,开始专注地阅读起屏幕上的文献资料,时不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补充几句。有了这些扎实的材料支撑,她感觉自己的论文思路变得更加清晰了。
接下来的几天,苏念几乎泡在了图书馆和宿舍里,全身心地投入到论文的写作中。她反复研读陆时砚提供的资料,结合自己的思考,不断完善论证。偶尔遇到卡壳的地方,她会停下来,看看那盒还没吃完的曲奇,或者翻一翻书页上那些熟悉的铅笔标注,仿佛能从其中汲取到继续前行的力量。
周四下午,她又去了一趟图书馆,想查证一个关于清代田赋制度的细节。在古籍阅览区,她意外地遇到了同样来找资料的陆时砚。他正站在高高的书架前,仰头寻找着什么,侧影在窗光下显得格外专注。
“陆教授。”苏念轻声打招呼。
陆时砚闻声转过头,看到她,眼中闪过一丝温和的笑意:“这么巧。来找资料?”
“嗯,”苏念点点头,“想确认一下《清实录》里关于顺治年间土地清丈的一条记载。”
“那一卷应该在那边。”陆时砚很自然地指了一个方向,然后说道,“我正好也要过去找点东西,一起吧。”
两人并肩走在安静的书架之间,只有脚步声在空旷的空间里轻轻回响。找到所需的卷宗后,他们甚至就在阅览区找了一张空桌,低声交流了几句各自遇到的问题。虽然谈话内容依旧围绕着学术,但氛围却比在办公室时更加轻松随意。离开图书馆时,天色已近黄昏,陆时砚很自然地问道:“论文进展还顺利吗?”
“挺顺利的,多亏了您给的资料。”苏念真诚地说,“感觉思路清晰了很多。”
“那就好。”陆时砚点点头,“有什么需要讨论的,随时可以约时间。”
“嗯,谢谢陆教授。”
这次偶然的相遇和简短的交谈,像一阵轻柔的风,再次在苏念的心湖上吹起了涟漪。她发现,自己和陆时砚之间,除了学术上的请教与被请教之外,似乎也开始建立起一种更为自然、平等的交流关系。这种变化让她感到欣喜,又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珍惜。
周末,苏念决定放松一下,同时也是为了表达感谢,她想起了之前那个泡桂花茶的想法。她特意去了趟超市,挑选了品质上乘的干桂花和一款口感清醇的绿茶。回到宿舍,她用心地泡制了一壶桂花茶,将茶水倒入一个干净的玻璃瓶中,小心地盖好。
周一一早,她带着泡好的桂花茶、已经拷贝好资料的U盘以及那本《明清民间契约辑录》,再次来到了陆时砚的办公室门口。敲门前,她深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微微加速的心跳。
“请进。”
苏念推门进去,看到陆时砚正站在窗边给一盆绿萝浇水。晨光洒在他的背影和翠绿的叶片上,画面宁静而美好。
“陆教授,早上好。”苏念走上前,“我来还书和U盘,资料已经拷贝好了,非常感谢您。”她把书和U盘放在桌上,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拿出那个装着桂花茶的玻璃瓶,“这个……是我自己泡的一点桂花茶,味道很清淡,不知道您喝不喝得惯……就当……谢谢您的资料和曲奇。”
陆时砚转过身,看到苏念手中那瓶透着淡金色泽的茶水,微微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了一个清晰的笑容,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来。“谢谢你,费心了。”他接过玻璃瓶,触手是温热的,显然刚泡好不久。“我很喜欢桂花茶的香气。”
看到他欣然接受,苏念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脸上也绽开了轻松的笑容。“您喜欢就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岁时予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岁时予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