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够吗?”他忽然问,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苏念点点头:“够了,谢谢陆教授。”
“说过很多次了,私下里叫我的名字就好。”他的目光重新回到论文上,语气平淡,却让苏念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低下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这本旧书显然被翻阅过很多次,书页边缘已经微微起毛,却没有任何破损。她注意到书页间夹着的便签都是近期才放进去的,墨迹还很新。难道他早就料到她会需要这本书?
“这个纹样......”她指着书上一处复杂的雕花图案,“我在博物馆见过类似的,但一直不知道它的寓意。”
陆时砚放下笔,走到她身边的沙发坐下。他靠得很近,苏念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书墨香气,混合着一点点薄荷的清凉。
“这是缠枝莲纹,”他的手指轻轻点在图案上,“明清家具中很常见的纹样。莲出淤泥而不染,象征高洁;枝叶缠绕,寓意生生不息。”
他的解释清晰而详尽,不仅讲了纹样的来历,还说了几个相关的典故。苏念听着听着,不禁入了神。她从未见过这样的陆时砚——不再是课堂上那个严谨的教授,而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充满热忱的学者。
“你懂得真多。”她由衷赞叹。
陆时砚微微摇头:“只是恰好研究过这个方向。”他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你对这些感兴趣,很好。”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一个学生探进头来:“陆教授,有个问题想请教您。”
陆时砚起身走向门口,与学生在门外低声交谈。苏念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心里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她重新翻开那本旧书,发现每一处难懂的术语旁都有详细的批注,字迹工整有力,就像他这个人一样,严谨中透着温柔。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办公室里弥漫着南瓜粥的甜香和旧书特有的纸墨气息。苏念小口喝完最后一点粥,把碗筷收拾好。陆时砚还在门外与学生交谈,她听见他耐心解答问题的声音,低沉而清晰。
她轻轻抚摸着那本旧书,书皮的质感粗糙而温暖。忽然,一张便签从书页中滑落,她捡起来一看,上面不仅写着术语解释,还细心地标注了可以参考的其他书目。这些书目的排列顺序,恰好与她目前的研究进度吻合。
难道他一直都在关注她的研究进展?这个念头让苏念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她想起之前好几次在图书馆偶遇,想起他总是在她需要帮助时适时出现,想起他偶尔望向她时,那双总是平静无波的眼眸中一闪而过的情绪。
陆时砚回到办公室时,看见苏念正对着那本旧书出神。阳光照在她的侧脸上,睫毛在脸颊投下细密的阴影。她摩挲书页的动作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书中的文字。
“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他问,声音不自觉地放柔。
苏念抬起头,眼里闪着光:“这些批注......是你特意为我写的吗?”
陆时砚没有立即回答。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你的研究方向很有价值,能帮上忙是我的荣幸。”
这个回答很官方,却让苏念的嘴角忍不住上扬。她仔细地把书收好,站起身:“谢谢你的粥和包子,还有这本书。我该回去了。”
“我送你。”陆时砚拿起车钥匙,“正好要去出版社一趟。”
秋天的傍晚来得特别早,不过五点多,天色已经开始暗了。两人并肩走在校园里,路灯次第亮起,在暮色中晕开温暖的光圈。路过图书馆时,苏念看见窗内灯火通明,学生们伏案苦读的身影映在玻璃上。
“想起我读研的时候,”陆时砚忽然开口,“也经常在图书馆待到很晚。”
苏念好奇地问:“那时的陆教授是什么样子的?”
他想了想,眼里浮现笑意:“比现在还要严肃。我的导师常说,我把自己绷得太紧。”
“那现在呢?”苏念忍不住追问。
“现在......”他顿了顿,目光掠过她的脸庞,“学会了偶尔放松。”
走到停车场,陆时砚很自然地为她拉开副驾驶的车门。车内很整洁,后座上放着几本新书,都是最近出版的艺术史论着。苏念系安全带时,注意到车载储物盒里放着一盒草莓糖,正是她最爱吃的那种。
车子驶出校门,汇入晚高峰的车流。霓虹灯渐次亮起,把街道装点得流光溢彩。陆时砚开车很稳,遇到红灯时总会提前减速,从不急刹。车载音响里播放着轻柔的古典乐,与窗外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那个纹样,”等红灯时,他忽然说,“如果你感兴趣,下周国家博物馆有个特展,展出的几件明清家具上都有类似的纹饰。”
苏念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吗?我正想找实物参考。”
“我可以陪你去看。”他的语气很自然,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周六上午如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岁时予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岁时予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