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
年节的喜庆气氛尚未完全消散。
空气中仍残留着爆竹的硝烟味与家家户户飘出的酒肉香气。
京郊之外。
冬日的萧瑟与初春的萌动交织在一起。
集贤书院便坐落在这片略显荒僻却又透着生机的山野之间。
山色在冬日里显得苍黛。
隐约可见些许耐寒的松柏点缀其间。
书院前方不远,是大片休耕的农田,裸露着褐色的土地,等待着春来的唤醒。
更远处。
依稀可见几处炊烟袅袅的村庄。
集贤书院白墙灰瓦,掩映在树木之后,倒也算得上清幽。
此刻,书院大门洞开。
十余名教书先生并五六十个身着洗得发白儒衫的学子,黑压压地跪了一地,个个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
他们早已得了信儿,忠顺亲王驾临!
这对于他们这座籍籍无名,新办的民办书院而言,简直是石破天惊的大事。
“山长,有贵客到了!”
先前通报的教书先生声音还在发颤。
集贤书院的山长姓宋,名文渊,年约六十,面容清瘦,颌下留着三缕长须,此刻正头疼不已。
他原以为是皇商夏家又派人来对招收学生的相貌指手画脚,心中正自烦躁。
当初接受夏家资助实属无奈,虽答应了在招收学子上要五官端正。
可这尺度越来越难以把握,书院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地。
岂能沦为挑选俊俏少年的象姑馆?
长此以往,书院名声何在?
正因这尴尬的定位,集贤书院招生艰难,至今学子未满百数。
而书院后续的用度却还需仰仗夏家、周家支持。
每每想起便觉心烦意乱。
他刚想寻个借口打发,却听那先生脸色煞白地补充道:
“不是夏家,是,是忠顺王爷来了。”
“什么?!”
宋山长吓得猛地从椅子上站起身。
“王、王爷?他身份何等尊贵,怎会突然驾临我们这穷乡僻壤的小书院?”
“就是不知道才忧心啊,山长……”几位教书先生围拢过来。
你一言我一语,脸上皆是无措与惶恐。
“忠顺王脾气之大,京城谁人不知?是不是咱们书院哪个不开眼的学生在外头不小心得罪了他?”
“不可能!咱们书院的学生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寒门子弟,平日连城门都少进,哪有机会冲撞他忠顺王爷?”
“许是王爷在附近围猎或者别苑游玩,顺道路过,一时兴起进来看看的吧?”有人抱着侥幸心理猜测。
宋山长定了定神,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此刻也顾不得细究缘由了,扬声道:
“都别瞎猜了,快,所有人都随我出去迎接王驾,把学生们也都召集到前院场地,不得怠慢。”
于是。
便有了李洵抵达时看到的这乌泱泱跪倒一片的场景。
李洵翻身下马,斗篷在微寒的风中轻拂,他目光淡然地扫过这跪伏的众人,最后落在那为首的宋山长身上。
傅义上前一步,沉声道:“王爷驾到,尔等起来吧。”
“谢王爷。”众人这才战战兢兢地起身,却依旧垂着头,不敢直视。
李洵大致扫了几眼。
那些学子大多不过十几岁的年纪。
面有菜色,衣衫单薄,在这初春的寒风中微微发抖,更显得惶恐不安。
那些教书先生,他也看过书院的介绍,以及他们的详细信息。
教书先生多是些屡试不第的穷酸秀才,连个举人功名都无。
不过教育那些年轻学子也足够了。
此刻面对天潢贵胄,他们手足无措。
即便是最有阅历的宋山长,当年官途最高光时刻。
也不过是个七品县令,在亲王面前与平民无异。
李洵随手将马鞭丢给傅义,信步走入书院大门。
他没有立即说话,而是慢悠悠地踱着步子,仿佛闲庭信步般,打量着书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院落还算宽敞,屋舍也颇新。
只是不少房间空置,显得冷冷清清。
宋山长和一众先生小心翼翼地跟在他身后,紧张的仿似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这位王爷既不说话,也不表明来意,只是这般审视,更让他们觉得压力倍增,后背都沁出了冷汗。
良久。
李洵才在一处栽着几株枯瘦梅树的小院中停下脚步,悠悠开口,嗤笑道:
“你们这书院经营的怎么样啊?”
书院的情况几乎是一目了然,宋山长也没法睁着眼睛说瞎话,只得讪讪陪笑,脸上皱纹都挤在了一起,躬身道:
“回王爷的话,书院,书院才完善不久,生徒,生徒也未广纳,让王爷您看笑话了。”
“那就是不怎么样嘛!”李洵的嗤笑声越发明显,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当官不咋样,当山长也不咋样啊……你说说,你们还能干嘛?
占着茅坑不拉屎,孤可是急得慌啊。
面对李洵的轻蔑,学生们暗暗攥紧了拳头,心中涌起一股屈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恶王?朕的六弟太棒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红楼恶王?朕的六弟太棒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恶王?朕的六弟太棒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