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尚未达到天下无双的境界,袁术此刻的势力也堪称雄厚。倘若他此刻登基称帝,或许真能借运势将四方疆土尽数收入囊中。
那些庸碌之辈既未领教过曹操的雷霆手段,更不识刘峰铁骑之威,才会生出这般愚念。若他们亲眼目睹刘峰麾下虎狼之师,断不敢有此妄念——这些汲汲营营之徒最是贪生怕死,纵使利欲熏心,终究会把性命摆在首位。
毕竟没了性命,纵有滔天富贵也是枉然。可惜这群人目光短浅,全然看不见背后暗藏的杀机,更不思索自身处境。他们只道袁术称帝能带来泼天富贵,便再三鼓动本就心怀异志的袁术,终致今日骑虎难下之势。
即便袁术此刻醒悟凶险,也已无法回头。那些幕僚尚可抽身而退,但若袁术中途罢手,势必沦为天下笑柄。这盘棋局既由他亲手所布,若出尔反尔,岂非自取其辱?
无论酿成何等恶果,都需他独力承担。若无他首肯,众人岂能推波助澜至此?孙策不过是顺水推舟,将传国玉玺相赠也非助他称帝。如今他执意僭越,又岂能怨怪他人?
此事从头到尾皆因袁术贪欲过甚,若他不对帝位如此痴狂,也不至落得这般田地。
曹操深知,即便功业盖世也绝不称帝。他明白称帝将带来怎样的后果,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这位枭雄拥有皇帝般的权柄,却始终不愿背负 ** 之名——实力与皇帝无异,作为与皇帝无别,唯独缺了那顶冠冕。
他已然掌控皇权,天子在他手中徒具虚名。但曹操清楚,一旦登基必将招致天下共讨。袁术却愚昧地踏上这条绝路,前路未卜却妄自称帝。这般昏聩之人,如何配得上孙策这样的将才?
此时的孙策早已暗中完成部署。他将兵马悄然调离,行事隐秘至极,唯恐惊动各路诸侯。袁术全然未觉异样,只道孙策正为他的登基大典奔走效劳,殊不知自己的根基已被掏空。
袁术身边仅剩几个谄媚之徒,其余部众皆归顺孙策。这些将士钦佩孙策的雄才大略,愿随他建功立业。孙策为他们筹谋周全,他们自然愿效死力。在众人眼中,孙策才是值得誓死追随的明主。跟随袁术注定没有前途,唯有在孙策麾下方能闯出一片天地。
无论孙策有何号令,他们都愿赴汤蹈火。这样的领袖,方为真正的人主。
一生一世
袁术的昏聩比起袁绍更甚,袁绍已然落得那般下场,何况袁术?若继续愚忠于他,众人必将性命难保。
此时孙策如旭日初升,为将士们带来新的曙光。唯有追随这位少年英主,他们才能重获生机,真正实现抱负。
连麾下将士都庇护不了的主公,值得誓死效忠吗?何来价值可言?
这些士卒多为饥寒所迫才投军,有些更是被强征入伍。他们从未真心敬服袁术,不过为求温饱罢了。孙策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建功立业的希望——驰骋沙场,成为真正的锐士。
不想封侯拜将的兵卒岂是好兵?唯有追随孙策,方能习得真本领,在战场上博取功名。这对他们而言,正是梦寐以求的机遇。
策儿,诸事可都准备妥当?可有疏漏?
回禀义父,万事俱备,只待义父择定吉日举行登基大典。
甚好。有你操持,为父省心不少。如今为父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诸多事务都要倚重于你。待为父百年之后,这份基业终要托付于你。眼下种种,皆是在为你日后铺路。
孩儿定不负义父重托。
孙策心如明镜:袁术这番说辞,不过是要他尽心效力罢了。袁术膝下有亲子,怎会真将基业传予义子?说到底,不过是相互利用。
如此反倒坦然。既然袁术存心利用,他正好借势而为,各取所需。初时孙策尚存愧疚,而今已烟消云散。乱世之中,谁人不为己谋?
《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