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有您同行,再好不过!
“这是高公当年亲手打造的第一批弩箭的箭尾。” 老梅把铁片递给赵正,声音带着感慨,“那时他还说,等漕渠通了,要把这些军械运去范阳,护着漕渠两岸的百姓。没想到……” 他叹了口气,没再往下说,只是望着远处的凉州城,眼神里满是怅然。
赵正接过铁片,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梅花纹的刻痕很深,能看出当年打造时的用心。他想起昨日老梅提到的高力士手记,刚要开口,就见王承业带着两名参军走来,手里捧着一叠账册:“赵大人,这是堡垒里缴获的吐蕃军械账册,还有史思明残兵的花名册,您看看。另外,萨琳娜姑娘的商队已经把粮草卸完了,她让我跟您说,西域那边传来消息,吐蕃赞普因为这次兵败,暂时不会再派援军,凉州边境能安稳一阵了。”
“好。” 赵正接过账册,快速翻了几页 —— 上面记录着吐蕃从西域购买军械的数量和路线,还有史思明给吐蕃送的漕渠密道图副本,这些都是日后禀报朝廷的重要证据。“王节度使,凉州的城防还要劳您多费心,我留下十名影卫协助您巡查,要是有吐蕃游骑的动静,立刻通过驿卒传信给范阳。”
王承业点头:“放心吧!我已经让人加固东门城墙,还在青石滩设了哨卡,保证不会出乱子。对了,您什么时候回范阳?漕工们说范阳漕渠这几日就要通船了,您要是能赶上,正好能主持通船仪式。”
提到漕渠通船,赵正的心头热了热 —— 柳萱之前说过,等他从凉州回来,说不定能赶上试水,现在看来,时间正好。他刚要回答,慕容芷就带着影卫赶来,手里拿着一份清单:“大人,军械销毁清单和俘虏名册都整理好了,投降的吐蕃兵大多愿意留在凉州务农,王节度使已经安排人去登记户籍了。李猛哥的伤没大碍,医工说再养几日就能骑马,不耽误返程。”
“那就好。” 赵正松了口气,李猛的左臂伤反复几次,他一直有些担心。正说着,萨琳娜提着一个布包走来,里面装着几包西域的干果和一张信纸:“这是柳萱姑娘让商队带来的信,还有江月小少爷画的画。柳萱姑娘说,范阳漕渠昨日已经试水成功,漕工们准备在三日后举行通船仪式,就等您回去呢。”
赵正立刻接过信和画,信纸是柳萱清秀的字迹,上面写着:“漕渠试水时,江月站在渠边喊‘爹爹快回来’,漕工们都笑他,他却认真说要等你一起放第一艘船。史思明最近老实了些,但亲卫说他总盯着漕渠的方向,怕是想搞破坏,你路上小心。”
画纸上是范阳漕渠的景象,赵江月画了个小小的自己,站在渠边,手里举着一面写着 “正” 字的小旗,旁边是柳萱和常嬷嬷,远处的漕船上画着梅花标记,还歪歪扭扭写着 “欢迎爹爹回家”。赵正把画小心折好,放进怀里,指尖摩挲着画纸,仿佛能看到孩子站在渠边翘首以盼的模样。
“老梅先生,您接下来打算去哪?” 赵正看向老梅,他是高力士旧部,手里还握着高力士的线索,若是能带回范阳,说不定能更快查清旧案。
老梅愣了愣,随即笑道:“我想跟您回范阳。高公的手记还在范阳,藏在漕渠边的望河亭里,那是他当年监造漕渠时建的,手记里记着漕渠密道的全部路线,还有他对安史之乱的预判,说不定能帮您查清楚当年的事,还他一个清白。”
赵正大喜:“有您同行,再好不过!望河亭我知道,之前修漕渠时路过,只是没想到里面藏着这么重要的东西。”
接下来的两日,赵正忙着交接凉州的事务:和王承业确认城防部署,把吐蕃军械账册副本留给参军存档,让慕容芷留下的影卫熟悉凉州的巡逻路线,还去看了李猛的伤势 —— 医工说恢复得不错,已经能骑马,只是暂时不能用力劈刀。
出发前的傍晚,萨琳娜送来最后一批物资:十车耐旱粮留给凉州百姓,五车药材分给医工,还有两匹西域的好马,送给赵正和老梅。“这马脚力好,比普通的战马快三成,您回范阳能节省些时间。” 萨琳娜还递过一张商队路线图,“我让人查了,从凉州回范阳的官道上,史思明的残兵已经被清剿得差不多了,只有过了易州后,要留意几处废弃的驿站,可能有游骑埋伏。”
赵正接过路线图,谢过萨琳娜:“这次多亏了你和西域商队,不然我们在凉州也撑不了这么久。等回了范阳,我让柳萱好好谢谢你。”
“都是为了大唐,客气什么。” 萨琳娜笑了笑,“我已经安排商队跟着你们走一段,要是遇到埋伏,还能帮着接应。”
第二日清晨,凉州城门口挤满了百姓,有的提着热粥,有的拿着干粮,还有的给亲卫们塞自家种的水果。赵江月画的那幅画被赵正挂在马鞍上,风吹过,画纸轻轻晃动,上面的 “欢迎爹爹回家” 格外醒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雪月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雪月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