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长崎炮声
长崎港的晨雾还没来得及散开,就被 “洪武级” 战列舰的炮口火光撕开一道裂口。萨琳娜站在旗舰的指挥台上,手里攥着郑阿福缴获的布防图,指尖在 “长崎粮库” 的标记上划过 —— 那是倭国九州岛最重要的粮草囤积地,按影卫密报,里面堆着能供五千武士吃三个月的糙米,还有从大明沿海抢来的丝绸、瓷器。
“各舰注意!第一轮炮击,目标粮库、码头战船!避开东侧民居!” 萨琳娜的声音通过铜制传声筒传遍舰队,身后的伊凡正指挥波斯工匠调整炮架,灵州产的熟铁炮闩被磨得锃亮,炮膛里填着掺了碎石的霰弹 —— 这是伊凡结合西洋火炮技术改良的 “破甲弹”,专门用来对付倭国的木质战船。
“放!” 随着萨琳娜一声令下,十艘战列舰的重型破城炮同时轰鸣,炮声震得海面都在颤抖。黑色的炮弹拖着烟尾掠过晨雾,精准砸在长崎港的粮库屋顶上,茅草和木板瞬间飞溅,里面的糙米像瀑布一样倾泻而出。码头上的倭国战船还没来得及解缆,就被火箭点燃帆布,火舌顺着船板蔓延,浪人们尖叫着跳进海里,却被后续的霰弹扫中,海面上泛起一片片猩红。
郑阿福趴在快船的船舷边,手里的测深木早已被他忘在脑后。他看着眼前的场景,忽然想起洪武二年宁波港被烧的那天 —— 也是这样的清晨,倭寇的火箭点燃了渔民的船,父亲就是在那场大火里,为了救他被烧断的桅杆砸中。如今,炮声换了方向,烧的是倭寇的船,毁的是倭寇的粮库,他的眼泪混着海水往下淌,却笑着对身边的张三柱说:“你看!咱们的炮多厉害!这下轮到他们怕了!”
张三柱用力点头,手里的渔叉攥得更紧。他想起自己被倭寇掳走的哥哥,想起母亲天天在码头盼着哥哥回来的模样,此刻看着倭船在火海里挣扎,他忽然觉得,压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要落地了。
赵政和赵江月站在旗舰的后甲板上,望着长崎港的火光。赵江月的脸色有些发白,不是因为害怕,是因为震撼 —— 他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的炮火,也从未想过,大明的水师竟有如此强大的力量。“父亲,那些民居……” 他轻声问道,担心炮火误伤无辜。
“放心,” 赵政指着布防图上的红色虚线,“萨琳娜早就让人标好了民居范围,咱们打的是倭寇的粮库、战船,不是百姓。你看那边,柳萱的医女队已经准备好快船,等炮击结束,就去救被困的百姓。”
顺着赵政指的方向,赵江月果然看到几艘挂着 “惠民医馆” 旗帜的快船,正停在安全海域,小桃和几个医女正往陶瓮里装金疮药,陶瓮上的草药图案在晨雾里隐约可见 —— 那是柳萱前六卷在灵州、宁波医馆一直用的标记,如今成了海面上的 “生命信号”。
炮击持续了一个时辰,长崎港的抵抗渐渐弱了下去。倭国的木质战船要么被烧毁,要么沉入海底,粮库的火势虽然还没扑灭,却已无力回天。萨琳娜下令停止炮击,让郑阿福带着渔民向导队先去探路,确认没有暗礁和埋伏后,再让登陆部队上岸。
郑阿福的快船刚靠近码头,就看到几个倭国百姓举着白旗跑过来,他们的衣服又破又旧,手里捧着几个陶罐,里面装着刚煮好的糙米 —— 那是从粮库的火里抢出来的。“大人,我们不是武士,是被幕府逼着来守港的百姓!” 一个白发老倭人跪在地上,用生硬的汉话说道,“幕府的武士早就跑了,还想把我们当盾牌,多亏你们的炮没打过来!”
郑阿福连忙扶起老倭人,从怀里掏出张阿婆送的青稞饼,递给他:“别怕,我们是大明水师,是来打倭寇的,不是来害百姓的。你们要是愿意,就带我们去找武士的藏身处,我们还会给你们分粮食。”
老倭人接过青稞饼,咬了一口,眼泪突然掉了下来:“谢谢大人!幕府的武士抢我们的粮,烧我们的房子,你们却给我们饼吃…… 我这就带你们去!”
在老倭人的指引下,明军登陆部队很快找到了武士的藏身地 —— 一个废弃的寺庙,里面躲着两百多个浪人,正拿着刀对着门口,却没敢出来。慕容芷率影卫绕到寺庙后面,点燃了事先准备好的烟硝,浓烟灌进寺庙里,浪人们呛得咳嗽不止,很快就举着刀投降了。
赵江月跟着登陆部队走进寺庙,看到里面堆着不少从大明抢来的东西 —— 有苏州织户的丝绸,有宁波渔民的渔网,还有灵州商队的药材。他拿起一块丝绸,上面的 “李” 字印记还很清晰,突然想起父亲给他看的《倭寇害民图》,图上李大姐抱着被烧毁的织坊哭泣的样子,和眼前的丝绸重叠在一起。
“这些东西,都要登记好,” 赵政走到他身边,轻声说,“等打完仗,要还给原主。李大姐的织坊还等着这些丝绸,宁波的渔民还等着他们的渔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雪月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雪月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