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清剿余孽
京都平定后的第三日,慕容芷带着影卫和宁波水师的精锐,往本州岛北部进发。队伍沿着海岸行进,海风卷着咸腥味,吹起影卫们身上的蓝布头巾 —— 这是他们从倭国百姓那里借来的,既能伪装身份,又能遮挡阳光,就像前六卷在范阳清剿蒙古残部时,用当地牧民的皮帽伪装一样。
“慕容大人,前面就是越后国,按影卫密报,这里藏着足利义诠的残部,首领是他的弟弟足利义满,手里有两千多浪人,还抓了不少百姓当人质。” 影卫队长指着远处的山地,那里隐约能看到炊烟,“他们把营地设在山坳里,四周都是暗哨,百姓被关在营地中央的木栅栏里。”
慕容芷勒住马,从怀里掏出郑阿福绘制的本州岛海图 —— 上面用红笔标着越后国的地形,山坳的入口处画着 “暗礁状” 的记号,是郑阿福根据渔民的描述标注的,意为 “易守难攻,需绕路”。“你们带一队人,从山后绕过去,切断他们的水源;我带主力从正面进攻,用火箭点燃他们的粮仓,逼他们出来。”
影卫领命,分成两队行动。慕容芷则带着主力,悄悄靠近山坳入口。刚到暗哨附近,就听到两个浪人的对话 ——“将军说,等大明军队走了,咱们就去抢沿海的百姓,再找机会反攻京都。”“对,那些大明人肯定撑不了多久,他们的粮早晚不够吃。”
慕容芷眼神一冷,抬手示意火枪队准备。灵州产的火枪在晨光里泛着冷光,枪托上贴着小桃画的草药贴纸 —— 柳萱说 “带着这个,能保平安”,前六卷的战斗里,这贴纸仿佛真的有魔力,总能让将士们少受些伤。
“放!” 随着慕容芷的喊声,火枪齐射,暗哨里的浪人应声倒地。主力部队趁机冲进山坳,火箭手对准营地的粮仓,火舌瞬间吞噬了茅草屋顶,浓烟滚滚,遮住了半个天空。
营地里的浪人慌了神,有的去救火,有的举刀反抗。足利义满站在木栅栏旁,手里拿着刀架在一个倭国小孩的脖子上,对着明军喊道:“别过来!再过来,我就杀了这些百姓!”
木栅栏里的百姓吓得尖叫,有的还哭着喊 “救命”。慕容芷停下脚步,心里清楚,不能硬攻 —— 前六卷在宁波港解救被掳百姓时,她就吃过硬攻的亏,那时有三个百姓被倭寇误伤,如今她不能再犯同样的错。
“足利义满,你看看你的粮仓,已经烧光了,你的水源也被我们切断了,你撑不了多久。” 慕容芷高声喊道,“你要是放了百姓,朕可以饶你不死,让你去灵州屯田,像大明的百姓一样种地过日子。”
足利义满眼里闪过一丝犹豫,却仍咬牙说:“我不信!你们大明人都是骗子,只会杀我们!”
“我们没骗你!” 木栅栏里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是桥本村的老倭人,他被浪人抓来当人质,手里还攥着郑阿福给他的粮册,“大明的军队给我们分粮,帮我们治伤,还杀了抢我们粮的武士!你要是放了我们,他们肯定会饶你!”
百姓们也跟着喊:“放了我们!我们不想死!”“大明人是好人!”
足利义满看着百姓们的反应,又看了看烧光的粮仓,手里的刀渐渐松了。就在这时,绕到山后的影卫突然冲出来,将剩余的浪人包围。足利义满见大势已去,只好放下刀,被影卫按在地上。
百姓们冲出木栅栏,有的还捡起石头砸向倒地的浪人,嘴里喊着 “抢我们粮!抓我们人!该打!”。慕容芷连忙制止,对百姓们说:“别伤害他们,我们会把他们押回京都审判,该罚的罚,该放的放,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老倭人走到慕容芷面前,递上粮册:“慕容大人,这是越后国的户数和人口,您拿着,好给百姓分粮。还有,足利义满藏了不少从大明抢来的丝绸,在营地的地窖里,您快去看看。”
慕容芷跟着老倭人来到地窖,看到里面堆着十几匹丝绸,每匹上面都有织户的印记 —— 有苏州李大姐织坊的 “李” 字,有杭州织户的 “杭” 字,都是前六卷倭寇袭扰江南时抢来的。她让人将丝绸登记造册,心里暗暗记下:战后一定要把这些丝绸送回原主手里,就像前六卷送回灵州商队的药材、宁波渔民的渔叉一样。
清剿完越后国的残部,慕容芷带着队伍继续北上。沿途的百姓听说明军来了,纷纷出来迎接,有的送水,有的送糙米饼,还有的主动当向导,告诉他们浪人的藏身地。一个年轻的倭国渔民,还带着影卫找到了浪人藏在海边的小船,上面装满了准备袭扰大明沿海的火药。
“这些小船,和洪武二年倭寇袭扰宁波时的一模一样。” 慕容芷看着小船,想起前六卷萨琳娜在平户港烧毁的倭寇战船,“把它们都拆了,木料用来给百姓修房子,火药交给伊凡,让他改良火炮。”
夕阳西下时,队伍抵达北海道的海边。这里的浪人早已闻风而逃,只留下空荡荡的营地,地上散落着不少大明的瓷器碎片 —— 是洪武三年倭寇从泉州商队抢来的。慕容芷站在海边,望着远处的海面,忽然想起前六卷在敦煌商路清剿蒙古残部的日子,那时也是这样,一步步将敌人赶出民生命脉,守护百姓的安稳。
“慕容大人,萨大人派人送来消息,京都已经开始分粮,苏大人让您清剿完残部后,尽快回去协助设立‘东瀛都护府’。” 影卫队长递来一封密信,上面写着 “招垦司已从山东调遣无地农民,不日将抵达倭岛”。
慕容芷接过密信,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她知道,清剿残部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是帮这里的百姓重建家园,是让大明的无地农民有地可种,是让东海的海疆,永远安稳下去 —— 就像前六卷在灵州、范阳、江南做的那样,用民生的根基,筑牢和平的城墙。
夜色渐深时,队伍在海边扎营。篝火旁,影卫们正在清理缴获的武器,百姓们送来的糙米饼在火上烤得滋滋作响。慕容芷坐在篝火旁,手里拿着从越后国地窖里找到的丝绸,上面的 “李” 字印记在火光里格外清晰。她仿佛看到,苏州的李大姐正接过丝绸,笑着说 “谢谢你们,我的织坊终于能重新开工了”。
(第三百四十六章完)
喜欢雪月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雪月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