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寇仗着人多,举着刀就冲过来。天宇一声令下,四十杆火铳齐鸣,铅弹如暴雨般扫过,前排流寇瞬间倒下一片。流寇头领举弓欲射,却被一杆加长火铳打中手腕,弓箭落地——那枪的射程,比他的箭还远出十步。
激战中,伙计们连续射击,没一杆炸膛,没一次卡壳。有个年轻伙计连续打了二十发,枪管虽烫,却稳稳当当;他换铅弹时,手指灵活地抠开扳机旁的“快速装弹口”——这是李木匠加的小机关,比原来从枪口塞弹快了三倍。
流寇见势不妙,转头就跑。天宇让人换上“散弹”——铅弹被敲碎成几十粒小珠,一枪打出去,像撒网似的,跑得再快也躲不开。不到半个时辰,流寇尽数被擒,我方零伤亡。
回营后,天宇让人把两次战斗的木板翻过来,在背面写下“改良后:零炸膛、零卡壳、反冲可控、射程超箭”。王铁匠摸着新火铳,笑得露出豁牙;张药师的药坊里,新火药堆成了小山;李木匠则在画更精巧的枪托,说是要刻上花纹,既好用又好看。
“这火铳,才算真的能用了。”天宇望着墙上的复盘记录,把“败”字划掉,换上了“成”。窗外的风还在吹,但这一次,兵工厂的灯光里,多了几分笃定——那些从实战里磨出来的经验,那些被汗水浸透的改良,终究让火铳成了真正的利器,也让守护这片土地的底气,又硬了几分。
夜深时,天宇在日志里写下:“器不如人,则受制于人;器若胜人,更需人尽其用。火铳虽利,终需握铳人有心、有力、有智——此乃两次战斗最该记取的真谛。”油灯下,字迹有力,映着他眼底的光,像极了火铳口喷出的火星,亮得很。
喜欢穿越1858年的澳洲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1858年的澳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