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对接呢?”张鹤年问,“你们的金砂怎么运到商会?提纯标准按什么来?”
“我们在码头有个临时货栈,离商会库房不到半里地,每天下午三点前交货,风雨无阻。”天宇拿出一份提纯标准细则,“这是按伦敦金市的标准制定的,纯度不低于92%,每批次都附带检测报告,你们可以随时复检,不合格的我们立刻拉回去重炼,运费我们承担。”
汤姆逊突然拿起细则,指着其中一条问:“这里说‘允许误差0.5%’,为什么不是0?伦敦的标准可是零误差。”
“汤姆逊先生是行家,该知道金矿砂提纯难免有误差。”天宇平静地回答,“0.5%是国际通行标准,超过这个数我们认罚,每差0.1%,扣我们5%的货款。但要是低于这个数,说明我们的工艺超标,是不是该按溢价算?”
这话既专业又带着锋芒,汤姆逊愣了愣,没再反驳。张鹤年暗暗点头——这年轻人不仅懂行,还懂谈判的分寸,既没被汤姆逊的气势压倒,又没把话说死,是个可合作的对象。
第一阶段的讨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从资质到资源,从流程到标准,双方逐条确认,没有大的分歧。王主事把达成的共识一一记录在案,最后念了一遍,双方都没意见。
“今天就到这里吧。”张鹤年看了看天色,“明天上午九点,继续谈权责划分。各位回去都准备准备,尤其是负责对接殖民局和市场销售的,得拿出具体的人选和方案。”
走出会议室时,夕阳正透过走廊的窗户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阿武松了口气:“没想到这么顺利,我还以为要吵起来呢。”
“这才刚开始。”天宇望着汤姆逊离去的背影,“他今天没发难,是在等更关键的利益分配环节。明天谈权责划分,才是真正的硬仗。”
但无论如何,第一步已经站稳了。明确的议程、专业的准备,让双方有了初步的信任基础。就像盖房子,先打好地基,再一层一层往上盖,虽然慢,却稳当。天宇摸了摸怀里的应急方案,指尖传来纸张的质感——那上面的每一条,都是为了让这栋“合作之楼”,能经得起风雨。
明天的谈判,他已经准备好了。
喜欢穿越1858年的澳洲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1858年的澳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