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难的抉择
威廉爵士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心里像压了块巨石。作为驻澳总督,他既想维护帝国的威严,又得顾忌伦敦的脸色;既怕华夏城趁机扩张,又担心增兵导致财政崩溃。
“逃回来的士兵说,华夏城收编了不少俘虏,还给愿意留下的人分了土地。”查理补充道,“这说明他们很聪明,懂得用怀柔手段瓦解我们的力量。如果我们继续强硬,只会把更多人推向他们那边。”
亚当斯也附和:“开放贸易对我们有利。他们的棉花质量很好,比从印度运过来的便宜三成;还有他们的陶器,在欧洲很受欢迎,去年有商人偷偷运了几船,赚了不少钱。”
霍金斯还想反驳,却被威廉爵士抬手制止。总督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尖在华夏城的位置停留了很久,终于缓缓开口:
“给伦敦发报,请求增派一个团的兵力,但理由是‘加强澳洲防务’,不是‘报复华夏城’。”他顿了顿,声音疲惫却带着决断,“同时,派使者去华夏城,说我们愿意‘协商解决分歧’,先稳住他们。”
他看向查理:“谈判的事就交给你,记住,不要表现出软弱,也不要轻易许诺——我们需要的是时间。”
“是,大人。”查理点头应下。
霍金斯虽然不满,却也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只能闷哼一声坐下。
四、暗流涌动
议事厅的会议结束后,官员们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窗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斓的光影,却驱不散笼罩在殖民当局上空的阴霾。
威廉爵士独自留在办公室,看着窗外的悉尼港。港口里停靠着几艘战列舰,桅杆如林,旗帜飘扬,看似依旧强大。但他知道,这些舰船的弹药库里,有一半的炮弹已经过期;舰员们的军饷拖欠了两个月,怨气很大。
“或许……我们真的老了。”他喃喃自语,想起年轻时在印度殖民地的意气风发,那时的大英帝国仿佛无所不能。可现在,一个小小的华夏城,就像一根刺,扎得他坐立难安。
与此同时,查理正在准备出使华夏城的事宜。他让人收集了所有关于华夏城的情报:城主天宇是个年轻人,据说很有谋略;有两位擅长打仗的将军,一个叫王贵,一个叫牛皋;城里的百姓大多是从各地迁来的流民,却异常团结。
“有意思。”查理看着情报,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一群流民建立的城池,竟然能打败帝国的正规军……或许,这次谈判不会那么简单。”
他让人准备了礼物:几匹从欧洲运来的绸缎,一把镶嵌着宝石的佩剑,还有最新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既显示了帝国的“文明”,又暗藏着示威的意味。
而在悉尼港的一间酒馆里,几个逃回来的殖民军士兵正在喝酒。其中一个喝醉了,拍着桌子喊:“那些华夏人……他们的将军很厉害,冲锋的时候带头冲,不像我们的军官,只会躲在后面喊……”
旁边的人赶紧捂住他的嘴,却已经晚了。这番话被角落里一个穿长衫的华人听到,他不动声色地喝完酒,起身离开,消失在悉尼的暮色中——他是华夏城安插在悉尼的密探,正准备把殖民当局的动向,连夜传回华夏城。
夜色渐深,红砖大楼的灯光依旧亮着。威廉爵士看着桌上的电报草稿,迟迟没有签字。他知道,无论增兵还是谈判,都只是权宜之计,华夏城的崛起,已经像一颗投入澳洲殖民版图的石子,激起的涟漪,绝不会轻易平息。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华夏城,天宇正看着密探传回的消息,对王贵和牛皋笑道:“他们开始慌了。这说明,我们的路走对了。”
窗外,星光璀璨,照亮了华夏城的城墙,也照亮了城墙上那面迎风飘扬的“华夏”大旗。
喜欢穿越1858年的澳洲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1858年的澳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