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总督动摇,妥协之议
悉尼殖民总督府内,威廉爵士看着巴顿的报告,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窗外的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沉闷的响声,像在为他此刻的心情伴奏。
“三百骑兵,就能让巴顿如此紧张?”威廉将报告推给查理,“他是不是老糊涂了?”
“不,大人,巴顿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查理拿起报告,指着其中一段,“他说华夏骑兵的战术‘灵活得不像正规军,勇猛得不像民兵’,这恰恰说明,他们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专门针对我们的弱点。”
亚当斯也忧心忡忡:“我们的军费已经见底,士兵们的军饷拖欠了两个月。如果驻地真的被攻破,不仅红河谷的铁矿保不住,悉尼的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难道真要答应他们的条件?”霍金斯不甘心地攥紧拳头,“五百平方公里!那几乎是澳洲殖民区的十分之一!我们会成为全英国的笑柄!”
“笑柄总比送命好。”查理反驳,“伦敦的电报已经来了三次,催促我们尽快解决华夏城的问题,他们没时间也没精力管澳洲的事。如果我们坚持不妥协,最后只会被华夏军赶出红河谷,到时候损失更大。”
威廉沉默了。他想起乔治上校的惨败,想起黑石村的证据,想起巴顿报告里描述的华夏骑兵——这些碎片拼凑出一个让他心惊的事实:华夏城已经不是可以随意拿捏的小部落,而是一个拥有强大战斗力、清晰战略目标的对手。
“他们的骑兵……真的那么厉害?”威廉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动。
“是的。”查理点头,“我亲眼见过他们训练,马术精湛,配合默契,而且……他们的士气异常高昂,好像每个人都愿意为华夏城战死。这种军队,是最难对付的。”
威廉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在红河谷和华夏城之间徘徊。他知道,再僵持下去,只会让殖民军的士气更加低落,让华夏军的威慑更加有效。妥协,虽然屈辱,却是目前唯一的选择。
“告诉巴顿,加强戒备,不要主动挑衅。”威廉终于做出决定,“让查理再去一趟华夏城,告诉天宇,我们同意五百平方公里的划界,但红河谷的共管协议,必须加入‘殖民当局拥有优先购买权’这一条。”
这是他最后的挣扎——即使失去了管理权,也要在经济上占据一点优势。
四、谈判破局,尘埃落定
查理带着新的指示来到华夏城时,天宇正在校场上观看骑兵训练。王贵的三百精锐骑兵刚刚完成“八阵图”的演练,正列队接受检阅,马槊上的红缨在风中飘动,像一片燃烧的火焰。
“天宇城主,总督大人同意了您的划界要求。”查理的声音有些干涩,看着眼前这支虎狼之师,终于明白自己的谈判对手,从来不是什么“土着首领”,而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军事家。
“很好。”天宇点点头,没有过多的喜悦,“红河谷的共管协议,我们可以接受‘优先购买权’,但价格必须由联合委员会决定,不能由殖民当局单方面定价。”
“可以。”查理立刻答应,他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双方很快敲定了所有细节:以华夏城为中心的五百平方公里为自治区域,殖民军不得进入;红河谷成立联合管理委员会,华夏城担任主席;开放三个通商口岸,关税互惠;释放所有华人劳工,并给予赔偿。
签字那天,天宇特意邀请了周边十二个部落的首领。当他在协议上落下最后一笔时,首领们举起手中的酒碗,齐声高喊:“华夏万年!”
声音回荡在议事堂内,带着压抑已久的释放,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查理看着这一幕,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这场谈判的妥协,表面上是殖民当局的退让,实则是华夏军武力威慑的结果。那些在峡谷里演练的骑兵,那些在校场上闪耀的马槊,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谈判筹码”。
离开华夏城时,查理再次看到了王贵的骑兵队。他们正在城外的草原上训练,马蹄扬起的烟尘在阳光下形成一道金色的屏障。查理突然明白,这片土地的主人,已经悄然改变。
悉尼殖民当局的妥协,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澳洲的殖民版图上激起层层涟漪。其他部落纷纷派人来到华夏城,表示愿意归附;英国商人开始主动接触华夏城的商队,希望建立贸易关系;连伦敦的报纸,都刊登了“华夏城自治”的消息,虽然措辞依旧傲慢,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天宇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正在耕种的田野,骑兵训练的烟尘,还有通商口岸往来的商船,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知道,武力威慑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强大,不是让对手恐惧,而是让自己的人民安居乐业。
“王贵将军,”天宇转身道,“骑兵的训练不能松懈,但也要开始教他们读书写字了。能冲锋陷阵,也能治理地方,这才是真正的精锐。”
“是!”王贵抱拳应道,眼中闪过一丝领悟。
夕阳西下,将华夏城的城墙染成金色。训练场上的呼喝声,田野里的歌声,港口的号子声,交织成一曲生机勃勃的乐章。划界之争的尘埃虽落,华夏城的崛起之路,才刚刚开始。而那支曾在峡谷中扬威的骑兵,将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用马蹄丈量边界,用马槊扞卫尊严。
喜欢穿越1858年的澳洲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1858年的澳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