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坐落在灰蒙蒙的工业区里,高耸的烟囱终日吐着黑烟,与周遭低矮的民房形成鲜明对比。空气中弥漫着石灰石煅烧后特有的呛人气味和煤烟味。江凛和苏晴以“南洋华侨实业家李振夫妇”的身份,顺利进入了厂区进行“投资考察”。
接待他们的是厂里的总工程师陈寅恪,一位戴着圆框眼镜、面容清癯、眉宇间带着忧国忧民情怀的中年人。他对于有海外资本愿意关注本土实业感到欣喜,亲自陪同参观。
“李老板,李夫人,请看,这是我们最新的立窑,”陈寅恪指着轰鸣的机器,语气中带着自豪,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采用德国技术,出产的水泥标号稳定,京汉铁路北段、乃至天津港的部分扩建工程,都用的是我们的产品。”
江凛看似随意地观察着设备,目光却如鹰隼般扫过每一个环节,从原料破碎、生料粉磨到熟料烧成。苏晴则挽着他的手臂,姿态优雅,偶尔用流利的英语或带着南洋口音的国语提出一些关于“能耗”、“质量控制”的专业问题,让陈寅恪更是刮目相看,引为知己。
然而,在参观到质量控制实验室时,江凛敏锐地注意到,负责具体检验工作的技术主管周福来,眼神闪烁,尤其是在苏晴问及几个关键配方参数和长期强度测试数据时,他的回答虽然流利,却带着一种刻意的精准,仿佛早已准备好说辞。当陈寅恪转身去接一个电话时,周福来看向江凛和苏晴背影的眼神,瞬间掠过一丝阴鸷。
“这个周福来,有问题。”在参观间歇,江凛借故走开,低声对苏晴说。他的左小指疤痕在靠近周福来时,曾有过一瞬极其微弱的刺痛。
苏晴微微点头:“他的微表情和生理指标(通过她伪装成胸针的微型探测器扫描)在提到‘配方稳定性’时出现显着波动。数据可以造假,但身体的反应很难完全掩饰。”
【龙城基地 · 分析中心】
林深和技术团队正在分析苏晴传回的、关于启新洋灰公司的初步扫描数据和周福来的行为分析报告。
“目标周福来,嫌疑度高达87%,”分析员指着屏幕上的行为建模曲线,“他对核心生产数据的保护欲异常强烈,且多次试图将话题从配方细节引开。”
技术主管调出周福来的背景资料:“履历看似清白,但有一段空白期解释模糊。其家人账户近期有一笔来源不明的款项注入,金额不大,但足够让一个技术主管动心。”
林深沉吟道:“‘机械师’擅长利用人性弱点。金钱、胁迫,或者两者兼有。江凛,苏晴,周福来是关键突破口。想办法接近他,获取确凿证据,但要避免打草惊蛇。‘机械师’的配方篡改,可能已经开始了。”
【1918年 · 天津 · 某租界寓所(“潘多拉”临时据点)】
凯斯勒听着“魅影”关于江凛苏晴已抵达唐山并开始调查的汇报,并不意外。
“机械师”面前摊开着周福来提供的、经过他“优化”后的水泥生产流程图,他在几个关键节点做了标记:“周福来已经按照指示,调整了生料中石灰石和黏土的比例,并微量增加了某种促进早期强度、但会损害长期稳定性的添加剂。按照现在的工艺生产出来的水泥,短期内检测毫无问题,甚至早期强度更高,足以通过所有验收。但三到六个月后,其抗压和抗折强度会衰减百分之三十以上。”
凯斯勒满意地点头:“很好。让周福来稳住,不要自乱阵脚。那两位‘南洋商人’再精明,没有确凿证据,也奈何不了他。必要时……”他眼中寒光一闪,“可以给他们制造点麻烦,让他们知难而退。”
“明白。”“魅影”应道,随即又补充,“另外,我们监测到,那两位从上海就跟过来的小姐,也到了唐山,似乎是投奔亲戚。”
凯斯勒挑了挑眉,露出一丝残酷的笑意:“哦?还真是巧。或许……她们也能派上点用场。让周福来留意一下,必要的时候,这两位小姐或许能成为牵制那两只‘老鼠’的筹码。”
【1918年 · 唐山 · 启新洋灰公司外小茶馆】
江凛“偶遇”了下班后的周福来。他刻意营造出一种同为技术出身、对实业充满热忱的海外游子形象,几杯酒下肚,言语间流露出对周福来这种扎根国内实业一线人才的敬佩。
周福来起初十分警惕,但江凛对水泥生产工艺的熟悉程度(得益于龙城基地的速成培训和苏晴的实时提示),以及“不经意”间透露的、对某些“技术捷径”可能带来长期隐患的“担忧”,渐渐说到了周福来的痒处,也触动了他内心最深的不安。
“……不瞒李老板,”周福来几杯酒下肚,脸上泛起红晕,话也多了起来,“这行当,水深啊。有时候,不是你技术好就行的……上面要进度,下面要成本,有些‘改良’,明知有风险,也不得不为啊……”他话语含糊,但指向明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时空狙击终极守护请大家收藏:(m.20xs.org)时空狙击终极守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