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 延安 隔离窑洞】
阳光透过糊窗纸,在布满浮尘的空气中投下斜斜的光柱。江凛盘膝坐在土炕上,看似闭目养神,实则全部感官都沉浸在左小指疤痕传递的细微波动中——那不再是尖锐的危机预警,而是一种对周遭能量环境缓慢“愈合”的感知。时空的回冲正在平复,但某种更深沉的、由“潘多拉”恶意浸染留下的“污痕”,却如同油渍般顽固地残留在这片土地的人心深处。
苏晴坐在窗边,手中拿着一本边区出版的《初级物理常识》,指尖却在一页关于基础电磁原理的插图旁,用只有他们才懂的符号做着细微标记。她在尝试将关于能量屏蔽、信号追踪原理的初级概念,以符合这个时代认知的方式,融入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注解”中。这是一项精细而危险的工作,如同在悬崖边绣花,既要传递出关键信息,又不能留下任何超越时代的把柄。
“我们不能直接警告他们提防‘潘多拉’,”苏晴低语,声音仅容两人听闻,“但可以引导他们加强对自身研究成果的保密意识,警惕非常规的技术窃取和渗透。尤其是钱先生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周工掌握的军工技术细节。”
江凛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窑洞一角那堆旧书报上。“思想上的‘防火墙’,有时比物理的护卫更有效。我们需要一个信使,一个既能让钱、周两位先生重视,又不会引起保卫部门过度警觉的信使。”
两人目光交汇,同时想到了那个眼神清澈、内心坚定,并且与钱思明有过接触的女孩。
【龙城基地 · 深空监测中心】
“时空稳定性指数恢复至安全阈值!能量回冲效应基本平息!”监测员的声音带着如释重负的喜悦。
林深紧锁的眉头却并未完全舒展。他盯着主屏幕上重新变得清晰稳定的延安坐标,以及旁边弹出的、基于江凛传回能量特征构建的初步分析报告。
“信号特征比对完成百分之七十八。与代号‘教授’的设备使用习惯匹配度高达百分之六十五,与代号‘凯斯勒’的匹配度百分之四十三。可以确认,对方核心技术人员仍在活动区域。”分析师汇报。
“他们损失了杨帆和部分‘狼群’,但核心大脑未损。”林深沉吟,“能量回冲平息,意味着他们的大型设备活动限制解除。接下来,他们的行动可能会更加隐蔽,也更具有针对性。”
他转向通讯台:“尝试建立稳定通讯链接。传送最新分析:敌方核心仍在,警惕针对钱、周的新型渗透策略。建议:利用本土信任节点,构建信息传递渠道,以‘理念防御’对抗‘人性弱点攻击’。”
【1945年 延安 秦风医生办公室】
秦风放下手中的毛笔,面前的信纸上墨迹未干。他已经将自己的判断和建议写成报告,准备提交。报告中,他明确提出了对李振、苏梅“有限度利用,严格监控”的建议,并强调了对钱思明、周维钧等关键技术人才的保护优先级。
他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窗外。经过砖窑事件,他对李振和苏梅的观感复杂。他们的能力毋庸置疑,立场在关键时刻似乎也站在光明一边,但那身迷雾般的来历,始终是根刺。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一个小小的身影在院门外徘徊,是沈清漪。
秦风心中一动,起身走了出去。
“清漪?找我有事?”
沈清漪看到秦风,眼睛一亮,连忙跑过来,手里还拿着几页抄写工整的稿纸。“秦医生,这是我和清如帮钱先生整理资料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苏梅姐姐之前跟我们讨论过一点,我们有些地方不太明白,想……想请教您。”她将稿纸递给秦风,眼神有些闪烁,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秦风接过稿纸,目光扫过。上面确实是一些物理学和基础工程学的问题,但仔细看去,在一些关键概念和推导步骤旁,用极其清秀的字体标注着一些“引申思考”,例如在讨论电磁屏蔽时,旁注提到了“信息隔离的重要性,防止核心参数外泄”;在材料强度分析时,则引申到“技术成果的保密性与广泛应用之间的平衡”。
这些旁注思路清晰,见解独到,甚至隐隐触及了某些秦风自己都在思考的安全保密问题,但完全融入了学术探讨的语境,没有任何突兀之感。
秦风是何等人物,立刻嗅到了其中的不寻常。他不动声色地问道:“这些旁注……是苏梅同志跟你们讨论时提到的?”
沈清漪用力点头,小脸微红:“嗯!苏姐懂的可多了!她还说,真正的科学精神既要勇于探索,也要懂得保护,尤其是在现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有些知识就像火种,既要让它照亮前路,也要防止被风吹灭,或者……被坏人偷去烧杀抢掠。”她努力复述着苏晴的话,眼神纯净而认真。
秦风看着沈清漪,又低头看了看稿纸上的字迹,心中豁然开朗。他明白了。这是一种极其隐晦的示警和信息传递。通过沈清漪这个看似无心、求学好问的“桥梁”,将至关重要的安全理念,不着痕迹地送达他和钱思明这样的人面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时空狙击终极守护请大家收藏:(m.20xs.org)时空狙击终极守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