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他一溜烟跑没影的背影,潘金莲捏着手里的栗子笑了。这古代的孩子,倒比现代有些被惯坏的小家伙懂事多了。
刚把栗子放进兜里,武大郎就回来了,肩上扛着个布袋子,呼哧呼哧喘着气:“娘子,红糖买回来了,还……还买了点芝麻,那杂货铺老板说,撒饼上香。”
“算你机灵。”潘金莲接过袋子,打开一看,红糖是块状的,得敲碎了用,芝麻倒挺饱满,还带着点焦香,像是炒熟的。
“老板说红糖贵,这两斤花了不少铜板。”武大郎搓着手,有点心疼。
“放心,卖价也能提上去。”潘金莲说着,把发好的面团倒在案板上,加了点碱水——这是她刚才找到的,古代中和酸味就靠这个,得拿捏好量,多了发苦,少了发酸。
她揉面的手法跟武大郎不一样,不是死劲往案板上摔,而是用手掌推着面团转圈,指尖时不时往里面揣,力道均匀,看着轻巧,实则暗藏巧劲。
武大郎看得直咂舌:“娘子,你这揉面的法子……跟以前不一样啊。”
“这叫‘醒面’,让面更劲道。”潘金莲头也不抬,嘴上说着现代词,手上动作没停,“等会儿你看着,保准好吃。”
她把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一半加了碎红糖和芝麻,擀成圆饼时特意留了个小口,让红糖的甜香能透出来;另一半撒上葱花,又淋了点香油,卷起来再擀开,葱花的香味瞬间就弥漫开了。
武大郎站在一旁,眼睛瞪得溜圆,鼻尖不住地抽动:“香……真香啊。”
“生火。”潘金莲把擀好的饼递给他,“火候别太大,小火慢烙,两面金黄就行。”
武大郎忙不迭地应着,蹲在灶台前添柴,火光映着他的脸,红扑扑的,眼里全是期待。
第一锅甜饼出锅时,金黄的饼面上渗着点点红糖,像琥珀似的,芝麻的香气混着麦香,勾得人直咽口水。潘金莲拿起一个吹了吹,递到武大郎嘴边:“尝尝。”
武大郎犹豫了一下,张嘴咬了一口,眼睛瞬间就亮了:“甜!香!比俺那 plain 的好吃多了!”
“什么 plain?”潘金莲没听懂。
“就是……就是没味儿的。”武大郎赶紧解释,又咬了一大口,含糊不清地说,“娘子,你这手艺,绝了!”
看着他那副馋样,潘金莲忍不住笑了。这人看着老实,夸起人来倒挺实在。
两人一鼓作气,烙了两竹筐饼,甜的、咸的、还有几个夹了点咸菜的试做款,堆在一起,五颜六色的,看着就喜人。
“走,出摊去!”潘金莲拍了拍手,干劲十足。
武大郎挑着担子,她跟在旁边,手里还拿着根细麻绳和几块木板——这是她昨晚就想好的,做个简易招牌。
紫石街的早市已经热闹起来了,卖菜的、说书的、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人声鼎沸。武大郎的老摊位在街角一棵老槐树下,平时也就几个老主顾光顾,今天却不一样。
还没等把担子放下,就有人凑了过来,是个提着菜篮子的大婶:“大郎,今天这饼咋不一样?闻着怪香的。”
“这是俺娘子新做的,有甜的有咸的。”武大郎挺了挺胸膛,语气里带着点自豪。
“你娘子?”大婶瞅了眼潘金莲,眼神里带着点探究——谁不知道武大郎这媳妇平时懒得出奇,今天居然肯动手做饼了?
潘金莲没理会她那眼神,拿起一个甜饼递过去:“大婶,尝尝?不好吃不要钱。”
大婶半信半疑地接过去,咬了一口,眼睛立刻瞪圆了:“哎哟!这咋这么香?还有甜味!”
她这一喊,周围的人都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问:“啥饼啊?这么香?”“给俺也来一个尝尝!”
“甜口的加了红糖和芝麻,十个铜板一个;咸口的加了葱花,八个铜板一个!”潘金莲声音清亮,一边说一边拿起木板,用麻绳捆成个三角架,又找了块炭笔,在木板上写了“武大郎新式炊饼”几个字,字不算好看,但足够醒目。
武大郎看得目瞪口呆,他卖了十几年炊饼,从来没想过还能这么吆喝,更没想过能卖这么贵——他原来的炊饼,五个铜板就能买两个。
“娘子,这……这会不会太贵了?”他拉了拉潘金莲的袖子,有点紧张。
“贵有贵的道理。”潘金莲冲他挤了挤眼,转头对着围上来的人笑,“咱这饼用的料足,红糖都是今早刚买的好货,尝尝就知道值不值这个价!”
正说着,就见人群外挤进来几个流里流气的汉子,为首的是个独眼龙,脸上带着道疤,眼神阴恻恻的,正是这紫石街一带有名的地痞,人称“李三疤”。
李三疤一过来,刚才还热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了,都往后退了退,显然是怕他。
“哟,这不是武大郎吗?”李三疤斜着眼打量着竹筐里的饼,又把目光落在潘金莲身上,舔了舔嘴唇,“听说你家娘子醒了?这一醒,连炊饼都敢涨价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穿越成潘金莲和武大郎相依为命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穿越成潘金莲和武大郎相依为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