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进来的二十三人,立刻被分配了活计:郎中和李郎中一起照料伤员;农夫跟着老周清点堡内的空地,规划开春的耕种;工匠去帮王铁山修补城墙;溃兵补到小队里,跟着训练;宋老栓则被刘江带到工匠坊,和王铁山凑在一起,研究怎么用现有的材料炼铁。
老周看着粮缸里又少了一截的糙米,叹了口气,却没再抱怨——他看到新来的农夫已经开始翻松堡内的空地,郎中帮着救活了两个重伤员,心里清楚,刘江的决定是对的。虽然短期内粮食更紧张了,但这些人带来的技能,是比粮食更宝贵的资源。
刘江站在工匠坊外,听着里面传来宋老栓和王铁山的讨论声——“炼铁得有木炭,还得有风口,咱们堡外的山坳里有木炭窑的废墟”“铸炮的模子得用细沙和黏土混着做,不能有气泡”,他嘴角露出一丝久违的笑意。
开门还是关门,看似是资源与人心的抉择,实则是短痛与长策的权衡。刘江知道,这二十三人填不平资源的缺口,却像一粒粒种子,能在刘家堡的废墟里,长出炼铁的火、耕种的田、抗敌的兵——而宋老栓带来的冶金知识,更让那盏“铸炮”的希望之火,终于有了燎原的可能。
寒风依旧吹着,但工匠坊里的炉火已经燃起,映着宋老栓和王铁山专注的脸,也映着刘家堡在绝境里,慢慢复苏的微光。
喜欢明末铁院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铁院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