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设推进,徐州逐渐从“刚光复的城池”蜕变为“功能完善的前进基地”:城防固若金汤,仓储物资充足,医院能收治伤员,兵营可驻扎五千士兵,而马拉铁道则像一条“生命线”,将徐州与真定府紧密连接,让后勤补给效率实现质的飞跃——以往需要半个月的兵力调动,如今通过铁道运输,五日即可完成;前线急需的弹药与药品,能通过铁道快速送达,再也不用依赖缓慢的陆路或易受天气影响的水运。
更深远的影响,藏在徐州百姓的生活里:参与建设的百姓不仅赚到了粮食,还学会了铁匠、木匠等手艺,不少人被吸纳进工造司的徐州工坊;城门口的市集重新开张,南方运来的盐铁与北方的粮食通过铁道与运河交汇,百姓们用粮食就能换到物美价廉的农具;讲习所徐州分校也在兵营区旁建成,两百余名儿童背着新做的布包走进课堂,课本上“抗清保家、兴修铁道”的字样,映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睛。
赵罗站在徐州西门的铁道旁,看着一列“马列车”满载着弹药驶向北方,远处的运河上,水师的炮舰正护送着运粮船队靠岸,城内的工地上,新的营房仍在搭建。他知道,徐州的建设不是终点,而是复国军战略优势的起点——这座被彻底“消化”并建强的枢纽,已成为复国军手中最坚实的“盾牌”与最锋利的“矛”:进可依托铁道快速投送兵力,北上威胁京畿;退可凭借城防与仓储坚守,抵御清军反扑;而高效的后勤与稳固的民心,更让复国军拥有了与清廷、南明长期博弈的底气。
夕阳西下,铁道上的“马列车”渐渐远去,留下一串“哐当”声在徐州城的暮色里回荡。这声音,不仅是物资运输的节奏,更是复国军从“军事胜利”走向“持续强大”的步伐,每一声,都在夯实着抗清大业的根基,也在改写着明末的天下格局。
喜欢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