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还在倾盆而下,泥泞的官道上,王铁牛的辎重队已摆出防御架势——士兵们握着步枪蹲在大车围成的圈子里,民夫们拿着锄头、扁担站在后面,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远处雨雾中,清军骑兵的马蹄声越来越近,铁蹄踏在泥地上的“咚咚”声,像鼓点一样敲在每个人心上。
就在这时,另一个方向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赵罗带着三十名亲卫骑兵,踏着泥水疾驰而来。亲卫们的战马浑身湿透,鬃毛上滴着泥水,却依旧保持着整齐的队形;赵罗的战袍被雨水淋得紧贴在身上,腰间的佩刀随着马匹的颠簸晃动,脸上虽沾着泥点,眼神却依旧锐利。
“大都督!” 王铁牛看到赵罗,激动得声音都发颤,刚想上前汇报,却被赵罗抬手打断。
赵罗勒住马,目光快速扫过现场:陷在泥里的大车、紧张的士兵民夫、远处隐约可见的清军骑兵,心里立刻有了决断——此时和清军骑兵硬拼,不仅会伤亡惨重,还会丢了这批物资,当务之急是把最关键的火药和药品运走。
“所有人听着!” 赵罗翻身下马,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他的声音透过雨声,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亲卫队留下五人,用步枪牵制清军,其他人跟我来!王铁牛,立刻清点物资,把火药、子弹、草药这些紧要的东西搬下来!”
没等众人反应,赵罗又下了一道石破天惊的命令:“所有人,包括我,下车背粮!能背多少背多少,先把火药和药品运到前面的高坡(半里地外,地势稍高,泥地较浅),再回来运其他的!”
说完,他没等任何人开口,径直走到一辆装满火药箱的大车旁,弯腰钻进车底,双手扣住一只沉甸甸的火药箱(约五十斤重),猛地发力,将箱子扛到了肩上。火药箱的棱角硌得他肩膀生疼,泥水顺着箱底流到他的背上,浸透了战袍,可他脚步没停,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前方的高坡走去。
“大都督!” 王铁牛和士兵们都惊呆了,他们从没见过统帅亲自扛物资,愣了片刻后,一股热血瞬间涌上心头。王铁牛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嘶吼道:“都愣着干什么!大都督都亲自背了,咱们还能落后?快!搬火药!搬草药!”
士兵们率先行动起来,他们扔掉手里的步枪(由留下的亲卫看管),冲进泥里,有的扛着火药箱,有的抱着子弹箱,有的背着装满草药的布包,跟在赵罗身后向高坡走去;民夫们也被感染了,年长的拿起扁担,挑着两箱子弹,年轻的则用衣服裹起草药,甚至有个十几岁的少年,也抱起一小袋火药,咬着牙往前挪。
雨更大了,泥地里的脚印叠着脚印,形成一条深浅不一的通路。赵罗扛着火药箱,走得并不快,肩膀被压得发红,每走一步都要稳住身形,避免滑倒。他能感觉到后背的旧伤(之前在真定府作战时被流箭所伤)开始隐隐作痛,却咬着牙没吭声——他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看着士兵和民夫,只要他不倒下,这支队伍就不会散。
渐渐地,一条“人工运输长龙”在泥泞的雨路上形成:赵罗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亲卫、士兵、民夫,甚至还有之前受伤的斥候,他们互相搀扶着,有的帮对方稳住肩上的箱子,有的在前面探路,喊着“这边泥浅”“小心滑倒”的口号。雨水模糊了视线,泥水弄脏了衣服,可没人抱怨,没人停下,每个人的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把物资运到高坡,不能让清军抢走。
半个时辰后,清军骑兵终于赶到了。为首的清军佐领看着眼前的景象,愣住了——本该慌乱抵抗的复国军,此刻竟在泥地里有条不紊地搬运物资,一个穿着将领战袍的人(赵罗)扛着箱子走在最前面,身后的人像潮水一样跟着,虽浑身是泥,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坚定。
“佐领,冲吗?” 一名骑兵问道。
佐领皱着眉,犹豫了——眼前的队伍看似混乱,却形成了一道“人墙”,要是冲锋,骑兵在泥地里速度大减,反而会被对方的步枪击中;更重要的是,他从没见过哪支军队的统帅会亲自扛物资,这样的队伍,士气之高,恐怕不是轻易能击溃的。“再等等,看他们运到什么时候!” 佐领咬牙下令,骑兵们只能在原地徘徊,眼睁睁看着复国军把一批批火药和药品运到高坡。
赵罗已经来来回回运了三趟,肩膀被火药箱硌得又红又肿,后背的旧伤越来越疼,每一次弯腰起身,都像有针在扎。当他第四次扛起火药箱时,突然一阵剧痛从后背传来,他忍不住咳嗽了一声,用手捂住嘴,松开手时,看到掌心沾着淡淡的血丝——旧伤复发了。
“大都督,您歇会儿!” 亲卫队长看到了血丝,连忙上前想接过箱子。
“别声张!” 赵罗压低声音,把他推开,“现在不是歇的时候,再运两趟,关键物资就差不多了!” 他深吸一口气,咬紧牙关,继续扛着箱子往前走,只是脚步比之前慢了些,咳嗽声也越来越频繁,却始终没停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