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前,那真是乱了套了。
朱元璋一口气没喘上来,眼睛一翻,高大身躯直挺挺就往后倒。幸亏马皇后和太子朱标就在边上,手忙脚乱地一把架住,才没让洪武大帝当场摔个结结实实。底下那帮勋贵大臣吓得魂飞魄散,太医们更是连滚带爬地冲上来,掐人中的掐人中,拍后背的拍后背,一个个脸白得跟纸一样,冷汗哗哗地流。
可那天幕,压根不管底下这鸡飞狗跳的场面,那平板冰冷的声音连个顿都没打,还在那继续往下说,字句清晰得像冰珠子砸在每个人心坎上:
“……自常太子妃薨逝后,嫡皇长孙朱雄英由马皇后亲自抚育照看,长达四年之久,祖孙情深……”
这话一出,底下不少人下意识地点头。是这么回事,谁不知道马皇后最疼那个没娘的长孙。可紧接着,天幕的话就让所有人的心猛地一沉。
“然,天有不测风云,马皇后一旦崩逝……”
“嗡!”
就像一块巨石砸进死水潭,所有人的脑袋都是嗡的一声。马皇后……崩逝?!
虽然谁都明白皇后娘娘凤体不可能千秋万代,可被这天幕如此直白、如此突兀地宣之于口,带来的冲击还是太大了。无数道目光瞬间偷偷瞄向正全力扶着朱元璋、面色沉静如水的马皇后本人。她仿佛没听见这关于自己死期的判词,所有心思都在眼前快要晕厥的丈夫身上,只是那扶着朱元璋胳膊的手,微不可察地收紧了些。
天幕的声音毫无波澜,继续剖析着那令人心悸的未来:
“……皇次孙朱允熥之境况,便愈发艰难。太子妃吕氏,虽为继母,然名分礼法所限,难以逾越,过度亲近、干涉元妃所出之嫡子,易招惹非议……”
偏殿里,太子次妃吕氏的脸“唰”地一下没了血色,手指死死抠着丝帕。这话听着像是在说她守礼,可细细一品,分明是在说她这个继母对朱允熥“疏于照料”甚至“刻意避嫌”。
“……而中宫之位空悬,后宫再无马皇后这般德高望重、可震慑四方、并能亲自悉心教导皇嫡孙之人。”
这话就像一把无形的刀子,唰地剖开了未来后宫权力结构的真空。没马皇后镇着,那些妃子、嫔妾,谁有资格、有胆量去插手太子元妃留下的嫡子?谁又能真心实意、毫无保留地去培养他?
“由此,”天幕的声音冷冽如刀,做出推论,“朱允炆,作为太子妃吕氏所出、自幼于东宫长大、更常得洪武帝与太子朱标亲眼关注之皇孙,其地位便陡然凸显。于情于理,于潜意识之选择中,他几乎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帝国继承序列中,默认为首选之人。”
殿外不少老成持重的大臣下意识地微微颔首。是这个道理。嫡长孙没了亲娘,最大的靠山皇祖母也没了,爹是日理万机的太子,没人悉心教导,长于妇人之手或是被奴才哄骗,极易长歪。反观朱允炆,母亲是现任太子妃,亲自教导,知书达理,看起来确实更稳妥。陛下和太子爷这么想,没毛病啊。
“然,”天幕的话锋如同毒蛇般猛地一转,再次揪紧了所有人的心,“此关乎国本之大事,在洪武二十五年之前,始终未曾明发谕旨,彻底定夺。”
嗯?众人一愣。为啥不定?
“或许,洪武帝本人亦心存犹豫,或觉太子正值壮年,此事不必急于一时;又或许……陛下之本意,乃是想将此棘手难题,留待太子朱标登基称帝之后,自行决断。”
留给太子自己决定?这……倒真像是洪武爷能干出来的事,既考验太子,也避免了提前册立皇太孙可能带来的朝局动荡。不少官员暗自琢磨,觉得这分析鞭辟入里。
可这念头刚转完,所有人猛地想起了之前天幕抛出的、那枚更恐怖的炸雷——太子一脉的皇位,最后好像是被某个藩王给篡夺了!
那……问题就来了!
如果吕氏真是所谓的“天命之女”,福泽深厚,那她儿子怎么连皇位都守不住?这算哪门子的天命?这怕不是个招灾引祸的“扫把星”吧?!
一瞬间,无数道怀疑、审视、甚至带着点隐秘恐惧的目光,再次如芒刺般,悄无声息地聚焦向偏殿方向,试图穿透那门窗,看清那位此刻想必已是摇摇欲坠的太子次妃。
悬念,如同无声的阴云,在奉天殿上空迅速积聚,压得人喘不过气。
朱元璋在太医的急救下,终于喘上来那口气,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眼睛还没完全睁开,手已经虚弱地抬起来,指向天空,嘴唇哆嗦着,似乎想命令那该死的天幕闭嘴。
然而,天幕似乎就等着这个机会,抢在他发话之前,抛出了一枚更重磅、更致命的炸弹!
它的语速甚至加快了一些,带着一种急于抛完猛料就收工的急促感: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奉洪武帝朱元璋旨意,赴西安考察迁都事宜……”
西安?迁都?
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像一道闪电劈中了许多人。尤其是正准备就藩西安的秦王朱樉,猛地抬起头,一脸错愕——啥?老头子想过把都城搬到我那儿去?大哥要去我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