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分析完北征对太子地位的巩固作用后,朱及第脸上露出了惯有的调侃笑容,用一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语气说道:
“老铁们,正因为太子朱高炽在后方的支撑作用如此关键,后世网络上甚至流行起一种非常有趣的说法:虽然名义上朱高炽是太子,但在永乐朝的大部分时间里,真正的权力分工更像是——监国太子朱高炽坐镇中央,而永乐大帝朱棣本人,则扮演了替太子出征扫荡漠北的‘征北大将军’的角色!”
此论一出,天幕上的弹幕瞬间被各种“哈哈哈”和戏谑的言论刷屏:
【用户“职位互换”】:“没毛病!太子:父皇,给你拨十万精兵,去把北边的业务(瓦剌)谈下来。皇帝:得令!保证完成任务!(狗头)”
【用户“最佳员工”】:“朱棣:报告太子殿下,本次北征业务拓展顺利,击溃竞争对手瓦剌部,缴获牛羊马匹无数,申请报销军费白银XXX万两!朱高炽:……准了。(捂脸)”
【用户“家庭分工”】:“典型严父孝子版‘你安心在家搞内政,爹出去给你打江山’!只不过这爹是皇帝,儿子是太子。”
【用户“大将军朱棣”】:“那么问题来了,‘征北大将军’这个职位,在永乐朝算几品官?工资比太子少多少?(滑稽)”
朱及第看着这些充满现代网感的戏言,笑着总结道:“虽然这只是网友们的玩笑和夸张,但确实生动地揭示了永乐朝中后期一个独特的政治现象:皇帝长期在外从事军事活动,而太子深度介入并主导国内政务,父子之间形成了一种罕见而高效的权力协作模式。可以说,永乐大帝五次北征的丰功伟绩,是这对父子一个在前方冲锋陷阵、一个在后方保障支援,共同创造的。”
“而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实践,”朱及第的语气回归严肃,“太子朱高炽的地位已经变得前所未有的稳固。他的能力得到了证明,他的班底得到了锻炼,他的威望在朝野内外牢固树立。甚至可以说,到了这个阶段,即便太子朱高炽不幸重蹈其伯父朱标的覆辙,走在了父亲朱棣的前面,那么早已被确立为皇太孙、并且深受朱棣喜爱和栽培的朱瞻基,也完全有能力直接接过重担。汉王朱高煦的夺嫡之梦,至此已经彻底破灭,再无任何现实的可能性。”
天幕下的朱元璋听到这里,目光复杂地瞥了一眼身旁的朱标,虽然没有说话,但那眼神里的意思却明明白白:“看看,传位给孙子本身并没错,关键是孙子得选对!咱只是当初选错了人,不该传给朱允炆那个傻小子罢了。”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