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及第看着吵翻天的弹幕,赶紧打圆场:“好了好了,老铁们,关于太子监国的地点问题,确实比较复杂,涉及到两京制的演变和永乐洪熙时期的特殊情况。咱们今天先点到为止,下次专题再聊!”
然而,还没等朱及第结束今天的话题,眼尖的网友们却又将话题拽回了那位“靖难第一功臣”李景隆身上,这一次,聚焦点是他生命的终点。
有网友依据主流史书记载发言:
“李景隆在永乐二年(1404年)被劾削爵,抄没家产,与妻子兄弟一同被软禁于家中。之后便在史书中消失了,普遍认为他在永乐二十二年于幽禁中去世。”
但立刻有网友提出不同看法,引发了新的争论:
“等等!我记得在一些地方志或野史笔记里看到过说法,李景隆可能没死那么早!他活过了永乐朝,甚至熬到了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的洪熙朝,最后是在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的宣德年间才死的。要真是这样,这幽禁的时间可就长得吓人了。”
支持后一种说法的网友补充道:
“并非没有可能啊!永乐帝虽然削了他的爵位圈禁了他,但毕竟有‘献金川门’的功劳,也可能念点旧情(或者说懒得处置)。加上朱高炽性格比较宽仁,朱瞻基早期也可能忙于平定汉王叛乱等大事,没顾得上处理这样一个早已失势的人物,让他多活了几年也不奇怪。”
争论一起,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天幕下的众人听得又是一阵迷糊,这李景隆还真是从生到死都充满了话题和谜团。
然而,与看热闹的旁观者不同,此刻奉天殿前,一位父亲的心却被深深刺痛了——那便是曹国公李文忠。
他看着天幕上后世之人对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李景隆)的种种议论,听着其战绩败绩、背叛投降,乃至最终死期都成了一笔糊涂账,心中涌起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无奈、羞惭和深切的悲凉。
他李文忠一生英勇善战,为大明立下赫赫功勋,更是陛下的亲外甥,深受信任。可他这唯一的嫡子,未来竟是这般模样!活得糊涂,背负骂名;死得也不清楚,连个确切的年份都让后人争来吵去,仿佛无足轻重。
“九江(李景隆小字)啊九江……”李文忠在心中默念着儿子的乳名,五味杂陈,“你这一生,为何竟活成了这般模样?是为父疏于管教,还是你本性如此?竟连身死之日,都这般不明不白,沦为后世谈资……”
一种家门不幸的挫败感和作为父亲的无力感笼罩了他。他多么希望天幕此刻能熄灭,不再继续展示这个逆子更多的“事迹”。然而,天幕依旧高悬,未来的历史仍在一幕幕呈现,让他无处躲藏,只能默默承受这份提前到来的、关于子嗣不肖的煎熬。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