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对土木堡惨剧的叙述,如同一道晴天霹雳,不仅仅炸响在洪武十一年的紫禁城,更透过那巨大的屏幕,震撼了整个大明疆域内所有能目睹此景的官民士绅。
钱塘江畔,方才还在为《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流传而激动的书生们,此刻鸦雀无声。他们刚刚沉浸在永乐大帝五征漠北、万国来朝的赫赫武功之中,那股身为大明子民的自豪感尚未消退,转瞬间却被这从天而降的奇耻大辱砸得头晕目眩。
“这……这怎么可能?”一个年轻士子喃喃道,“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犹在耳边,怎会转眼就……天子北狩,京师精锐尽丧?这衰败之速,堪比暴秦,远迈汉唐之渐衰啊!” 一种对历史轨迹超出认知的茫然和恐惧,在读书人中蔓延。
在北疆的军事重镇,如大同、宣府,守城的将士们看着天幕上描绘的瓦剌铁骑和明军溃败的景象,感同身受,脊背发凉。一些老兵喃喃道:“京营……那可是京营啊!就这么没了?那咱们这些边军……” 一种兔死狐悲的寒意,伴随着对自身处境的深切忧虑,笼罩在边关上空。
而在江南的市镇乡村,普通的农夫和商贾或许对复杂的朝政不甚了了,但“皇帝被鞑子抓走了”这个消息本身,就足以引发巨大的恐慌。“皇帝都被抓了,这天下是不是要大乱了?”“赋税会不会更重?会不会又要打仗?” 最朴素的生存焦虑,开始在社会底层发酵。
很快,各种议论和指责声也开始出现:
在应天的茶楼里,一些原本就对永乐迁都北京不满的南方士人,仿佛找到了宣泄口,激动地议论着:“看吧!看吧!我就说成祖爷执意迁都北平是步错棋!天子守国门?说得轻巧!如今国门成了前线,皇帝直接成了俘虏!这要是都城还在应天,长江天堑阻隔,岂能有此奇祸?”“北平离边塞太近了,实在太危险了!这次是皇帝被俘,下次岂不是……”
而一位看起来像是致仕官员的老者叹息道:“诸位,迁都与否,恐非关键。诸位细想,即便都城在应天,若仍是明英宗这般不经事的皇帝主政,仍是王振这等权阉掌权,仍是那般腐败无能的军队,瓦剌难道就不会长驱直入吗?南宋都城在临安,偏安一隅,最后不也亡于蒙元?根子,还是在于人!在于朝纲不振,君昏臣佞啊!”
天幕之下,洪武大地的各个角落,从朝堂到市井,都因这未来的惊天变故而陷入了巨大的震惊、争论与反思之中。土木堡的尘埃,不仅埋葬了一支大军,更沉重地打击了这个新生王朝的自信心,引发了关于治国根本的深刻质疑。这个刚刚建立起强大形象的王朝,其脆弱的一面,以最残酷的方式,提前展露在了它的缔造者和早期臣民面前。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