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说这位西李,”朱及第重点标注了她,“这位可是个厉害角色,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性机敏,善迎合’,很得太子的欢心和信任。在太子妃郭氏早逝后,朱常洛甚至一度有意将她扶正为继妃,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功,但她在东宫的实际地位和影响力,已经隐隐是众妃之首。更重要的是,太子朱常洛的几个年幼子女,包括后来即位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就是由这位西李选侍负责抚育照看的!这就让她在未来的天启帝面前,拥有了一种类似‘养母’的身份和话语权。”
“而另一位东李,”朱及第的语调相对平和,“其人‘性简重,寡言笑’,性格比较端庄稳重,但似乎不如西李那般得宠。她也被指派抚育过一位皇子,那就是朱常洛的第五子,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
画面切换,列出了朱常洛子嗣的简单谱系。
“泰昌帝子嗣不旺,而且多有夭折。他去世时,活下来的儿子只剩下了两个:
长子,朱由校,也就是后来的天启皇帝,其生母是王才人,但王才人死得早,他主要由西李选侍抚养。
五子,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其生母是刘淑女,同样早逝,由东李选侍抚养。”
朱及第强调道:“大家注意这里的关键点:第一,这两位未来至关重要的皇帝——天启和崇祯,他们的生母都早已不在人世;第二,他们在宫中实际依赖的、具有监护性质的,是两位李选侍,尤其是权势较盛的西李。而这两位李选侍,在泰昌帝驾崩时,都还只是‘选侍’身份,并非正式的妃嫔(如贵妃、妃等)。”
“皇帝暴毙,新君年幼(朱由校十六岁,按虚岁算十七,但并未经历符合太子身份的教育),而生母俱亡,实际的抚养人权位不高且名分未定,偏偏又身处权力核心的乾清宫……”朱及第拖长了语调,留下巨大的悬念,“各位,你们说,这局面,是不是就像一堆干柴,只等着一点火星,就能燃起冲天大火?”
“而这把火,就是围绕着谁应该住在象征皇权的乾清宫,谁应该陪伴并‘保护’新皇帝,而激烈燃烧起来的‘移宫案’!其背后的复杂与惊险,远超之前的梃击案和红丸案。”
天幕下的洪武众人,听着这错综复杂的后宫关系与继承局面,已然预感到一场新的、更加激烈的风暴正在酝酿。朱元璋更是眉头紧锁,他对这种因君主早逝、嗣君母弱而导致的权力混乱有着本能的厌恶和警惕。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