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上似乎出现了朝臣激辩和李选侍冷脸相对的模拟场景,气氛紧张。
“眼看一计不成,李选侍又生一计,”朱及第语速加快,“她提出,要朝臣先封她为皇太后,然后才能让朱由校即位。这更是痴心妄想!她既非朱由校生母,也非先帝正宫皇后,凭什么封太后?大臣们再次坚决顶了回去。几番较量下来,双方的矛盾不但没化解,反而越来越激化,火药味浓得一点就着。”
“时间不等人啊,老铁们!”朱及第拍了下大腿,“新皇朱由校在乾清宫登基的大典日子眼看就要到了,那是国本所系,耽误不得!可到了九月初五,李选侍还是没有一点要搬走的意思,宫里宫外甚至传闻,她还想继续拖延,赖在乾清宫不走。”
天幕上呈现出乾清宫外,以杨涟、刘一燝、周嘉谟等为首的内阁大臣及众多官员,黑压压地站在宫门外,神情肃穆,目光坚定,齐声催促李选侍移宫的景象。那无形的压力,仿佛透过天幕传了下来。
“这时候,文的不行,就得来点‘武’的了。”朱及第压低了点声音,带着点讲述秘闻的味道,“关键人物登场——朱由校的东宫伴读太监王安站了出来。这位太监可不一般,他坚定地站在朝臣这边。就在乾清宫里面,王安亲自上阵,连劝带吓,几乎是半强制地‘力驱’李选侍离开。”
画面中,可见宫人匆忙收拾东西,李选侍面色仓皇,怀抱着她所生的皇八女,在一众内侍的注视和王安的“督促”下,终于万分不愿、却又无可奈何地离开了象征权力中心的乾清宫正殿,脚步凌乱地移往仁寿宫范围内的哕鸾宫。
“就这样,”朱及第总结道,“在内外交迫之下,李选侍的所有企图全部落空,这场围绕乾清宫居住权的‘移宫案’,以朝臣和忠于朱由校的太监的胜利而告终。朱由校总算能顺利准备登基了。不过啊,这明朝的朝堂,算是彻底撕破脸了,后续的党争,那才叫一个热闹……”
天幕下的奉天殿前,一片寂静。
朱元璋面沉如水,手指关节捏得发白。他听到的不是热闹,而是皇权被后宫妇人觊觎、被朝臣逼迫的狼狈!一个选侍,竟敢如此要挟朝廷,而大臣们居然敢齐聚宫门逼迫后宫移宫!虽然结果是维护了皇统,但这过程,在他看来,简直是奇耻大辱!
朱标也是眉头紧锁,他感受到的是父皇身上散发出的浓重不悦,以及对于未来朝局可能失控的深深忧虑。
而那些文武百官,心中更是五味杂陈。他们看到了臣子敢于坚持礼法、抗衡后宫的力量,但也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僭越风险和皇权的尴尬。这后世的大明,君不君,臣不臣,竟已到了如此地步了吗?
夜空下,只有天幕中朱及第还在絮叨着明末的乱象,而洪武年间的人们,却已在这历史的镜像中,看到了令人心悸的未来阴影。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