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切换到北京城,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繁华与喧嚣。各地为魏忠贤修建的“生祠”林立,香火鼎盛,甚至出现了官员百姓跪拜“九千九百岁”的荒唐场景。
“此时的魏忠贤,权势已经达到了顶点,”朱及第的声音带着冷冽,“‘九千九百岁’,距离皇帝的‘万岁’只差一步!各地督抚争先恐后地为他建生祠,歌功颂德,俨然一副地上‘活圣人’的架势。”
“面对宁锦大捷这样一场巩固边防、振奋人心的大胜,魏忠贤怎么可能放过这个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机会?”朱及第的话语如同解剖刀,“这场胜利,立刻被他宣传成自己‘运筹帷幄、知人善任’的最大功绩!于是,封赏如同潮水般涌来,不过,主要是涌向了他自己和他的党羽。”
画面上出现一道道封赏的诏书虚影,伴随着朱及第的解说:“他的侄子魏良卿,封宁国公;他的族孙魏翼鹏,还是个小娃娃,也封了伯爷;更离谱的是,”朱及第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连他那个尚在襁褓中的外孙子(别忘了,魏忠贤入宫前是有妻室的,确有子嗣后代),都被授予了锦衣卫世袭指挥使的官职!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是连蛋壳里的鸡雏都提前封侯了!”
“啪!”
奉天殿前,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扶手,霍然站起,脸上的肌肉因极致的愤怒而微微抽搐。他之前虽恨魏忠贤干政,但潜意识里总觉得宦官无后,再大的权势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终究难以真正动摇国本。可如今……
“他……他竟有侄子?!还有外孙子?!!”朱元璋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怒,“一个阉人,竟敢荫蔽子孙,世袭锦衣卫官?!他想干什么?他想让他的血脉,也来啃食咱大明的江山吗?!”
这股怒火,比之前听闻魏忠贤滥权时更加炽烈,更加深沉。无后的权阉尚且可能只为揽权享乐,而有子嗣的权阉,其野心和危害性,在朱元璋看来,瞬间提升了无数个等级!这触碰到了他心中关于权力传承最敏感、最不容侵犯的禁区。朱标在一旁也是脸色发白,他终于明白父皇为何对宦官干政如此深恶痛绝,这背后隐藏的祸患,远超想象。
天幕中,朱及第的讲述还在继续,对比更加鲜明。
“那么,真正在前线浴血奋战、指挥若定,打赢了这场关键战役的袁崇焕,得到了什么封赏呢?”朱及第报出了一串数字,“加衔一级,赏银……一百两,紵丝三表里,钞一千贯。”
弹幕彻底怒了:
【卧槽!一百两!打发叫花子呢?】
【寒心!真正的功臣被逼走!】
【魏忠贤不死,大明必亡!】
【袁崇焕估计心都凉透了……】
这个数字报出来,连天幕下的洪武文武们都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这与魏忠贤家族获得的泼天富贵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近乎羞辱!
“为什么?”朱及第点破了关键,“因为袁崇焕虽然有才能,虽然也识时务地为魏忠贤建过生祠,但他身上终究打着‘东林’推荐的烙印,在魏忠贤的核心圈子里,他始终是个‘外人’,是可以利用但不能重用的棋子。打赢了仗,功劳自然要归于‘九千岁’的英明领导;而你袁崇焕,能有点赏赐就不错了,还想跟‘自己人’平起平坐?”
画面上,接到这份微薄赏赐的袁崇焕,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深深地望了一眼北京城的方向。
“袁崇焕是个聪明人,”朱及第叹道,“他立刻明白了这其中的潜台词:这里已经没有你的位置了,仗打完了,你可以滚蛋了。于是,心灰意冷也罢,明哲保身也罢,袁崇焕非常‘懂事’地上疏请求辞官回乡。而魏忠贤,自然也‘欣然’批准了。”
就这样,一位刚刚立下赫赫战功的边疆督师,在一片看似繁花似锦、实则赏罚颠倒的闹剧中,黯然离开了承载着他抱负和血火的辽东山海关。
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天幕,对朱标和群臣低吼道:“看看!都给咱看清楚!亲小人,远功臣,赏罚不明至此!这魏忠贤,不仅是国贼,更是蠢贼!自毁长城,莫过于此!咱的大明若出此等孽障,咱就是死了,也要从棺材里爬出来亲手剐了他!!”
一股兔死狐悲的寒意,伴随着对权阉更深的警惕与憎恶,弥漫在整个奉天殿前。夜空下,那来自后世的闹剧与悲剧,让洪武十一年的空气,都变得凝重无比。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