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他可能在骗我’这个念头在崇祯心中生根,”网友的结论带着一丝寒意,“它就会疯狂滋长。以后袁崇焕的任何行动,任何请求,任何战报,在崇祯眼中都会被打上问号。他是真的困难,还是找借口?他是真的赢了,还是虚报战功?信任一旦出现裂缝,就再难弥合。这是几乎所有皇帝的‘通病’——极度自负又极度缺乏安全感,无法容忍丝毫的‘欺瞒’,哪怕这种‘欺瞒’只是能力不及或形势所迫。”
最后,这位网友更是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别说朱由检这个亡国之君了,就算是雄才大略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又如何?他对臣子的猜忌和严酷,难道不是这种‘帝王通病’的极致体现吗?”
这条评论仿佛打开了闸门,更多网友开始加入了比较朱元璋与朱由检的行列:
【这么一说,朱元璋和朱由检还真有点像!都是工作狂,事必躬亲!】
【对对对!一个废了丞相,一个频繁换首辅,都是对大臣极不信任!】
【两人都多疑,朱元璋搞胡蓝之狱,杀功臣;朱由检在位十七年换了几十个内阁首辅,杀督师尚书!】
【性格都刚愎自用,听不进不同意见!】
【而且都比较……抠门?朱元璋对官员俸禄刻薄,朱由检舍不得花内帑!】
【最像的是,两人都以为自己在拯救国家,结果一个把国家管得太死,一个把国家彻底搞崩了。】
【一个开局一个结局,大明这头一尾两位皇帝,在某些方面简直是镜像!】
“哐当!”
奉天殿前,朱元璋猛地一脚踹翻了御座旁的香炉,炉灰四溅!他胸膛剧烈起伏,脸色因极致的愤怒而涨红,那双眼睛几乎要喷出火来!
“放肆!狂妄!!”雷霆般的怒吼震得整个广场都在颤抖,“竟敢拿咱跟那个亡国之君相提并论?!咱驱逐胡元,恢复中华,开创大明基业!他朱由检是个什么东西?葬送江山的败家子!无能蠢材!!”
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天幕的手指都在哆嗦。他一生最恨别人质疑他的权威,更无法容忍自己竟然被后世之人与一个导致社稷倾覆的不肖子孙放在一起比较!这对他而言,是奇耻大辱!
“咱杀功臣,是为了大明江山永固,是为了铲除奸佞!咱勤政,是因为天下是咱一手打下来的,咱要对得起这份基业!咱对官员苛刻,是让他们知道敬畏,不敢贪腐欺民!”朱元璋咆哮着,试图驳斥那些“荒谬”的比较,“他朱由检呢?他有什么功业?他杀的是能臣干将!他勤政是瞎忙活,越忙越乱!他抠门是愚蠢,连军饷都舍不得发!如何能与咱相比?!!”
朱标和朱棣等人吓得连忙跪倒在地,连声劝慰:“父皇息怒!”“陛下保重龙体!”他们深知,父皇的尊严和功业,是其绝对的逆鳞。
然而,在暴怒的深处,朱元璋心中是否也闪过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悸动?那些网友指出的“多疑”、“刚愎”、“对臣下苛刻”……难道真的没有一丝相似之处吗?只是,他的雄才大略和赫赫武功掩盖了这些,而朱由检的平庸和倒霉,则将这些特质放大成了亡国的催化剂。
朱及第看着评论区激烈的讨论和对比,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网友们提出的比较,确实引人深思。历史有时就是如此的吊诡,一些看似截然不同的帝王,其行为模式和性格深处,或许存在着某种隐秘的关联。开国之君的雄猜与末世之君的疑忌,表现形式不同,但其对王朝命运的影响,却都同样深远。朱元璋皇帝奠定了大明的根基,也留下了严苛的制度和猜忌的传统;而朱由检皇帝,则在这沉重的遗产和自身的局限中,走向了悲剧的终点。”
夜空下,朱元璋的怒吼声渐渐平息,但那份因被“冒犯”而产生的愤怒,以及那丝潜藏的不安,却久久萦绕在奉天殿前。这场跨越时空的隔空比较,如同一面残酷的镜子,不仅照出了崇祯的困境,也仿佛映出了朱元璋自身那复杂帝王心术的另一个侧影。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