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洪承畴率领的明军主力离开宁远,开始向锦州方向缓慢而谨慎地推进。大军阵容严整,显示出洪承畴出色的治军能力,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老铁们,洪承畴虽然被迫进兵,但他还是尽量采取了相对稳妥的策略。”朱及第解说道,“他将军队分为前后两阵,步步为营,粮草辎重紧随其后,试图在松山、杏山一带建立新的支撑点,逐步挤压清军的包围圈。”
画面中,明军成功占据了松山城,并与锦州守军取得了初步联系,似乎看到了一丝解围的希望。
“然而,皇太极等待这个机会已经太久了。”朱及第语气一转,“他亲率大清举国之兵,倾巢而出,迅速赶到前线,驻扎在松山与杏山之间,牢牢卡住了明军的咽喉要地!同时,他派兵袭扰、甚至切断了明军从宁远到松山的后勤补给线——笔架岗粮草大营被劫!”
“消息传来,明军震动!”天幕上显现出明军营地的恐慌气氛,“十几万大军,随身携带的粮食有限,后路被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崇祯皇帝和兵部尚书陈新甲,再次犯下致命错误!”朱及第的声音带着愤懑,“他们远在北京,却异想天开地提出了一个分兵四路、趁夜突围的荒唐计划,并强令洪承畴执行!”
“网友【瞎指挥害死人】:我靠!又来?!萨尔浒的剧本重演了?”
“网友【窒息操作】:崇祯和陈新甲是皇太极派去的卧底吧?!”
“军心本就浮动,这道命令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朱及第描述着那惨烈的一夜,“崇祯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夜,明军各部将领不等统一号令,纷纷自行组织突围,瞬间陷入了巨大的混乱!”
画面中,明军士兵互相践踏,争相逃命,建制完全被打乱。而严阵以待的清军则趁机掩杀,火光冲天,尸横遍野……
“完了,全完了!”朱及第痛心道,“十三万大明最精锐的野战部队,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总兵曹变蛟、王廷臣等力战而死,大部分士兵或被杀,或投降,或逃散。洪承畴率领残部约万余人,被迫退守孤城松山,陷入清军重重围困。”
画面转到被围困的松山城。城内粮草殆尽,士兵饥疲不堪。
“松山被围长达半年之久。”朱及第的声音低沉,“期间,明朝曾派出小股部队试图救援,均告失败。崇祯十五年二月,松山副将夏承德叛变,开城投降,洪承畴被俘。”
镜头给到被押解至沈阳(盛京)的洪承畴。他初期表现出了惊人的气节,拒绝投降,甚至绝食求死。
“关于洪承畴最终为何降清,历来众说纷纭。”朱及第说道,“有的说是皇太极亲自探视,脱下自己的貂裘给他披上,动之以情;有的说是庄妃(后来的孝庄太后)亲自劝降;也有的说,他目睹大明内部倾轧、崇祯昏聩,已然心灰意冷,加上贪生之念,最终选择了变节。”
“网友【历史的罗生门】:说好的忠臣呢?最后还是降了……”
“网友【人性复杂】:也不能全怪他吧,大明都那样了,皇帝那样对他,他还能怎样?以死明志?”
“网友【关键转折】:他的投降影响太大了,等于把明朝的辽东底牌全送给了清朝。”
奉天殿前,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惨烈的结局和洪承畴的最终选择所震撼。
朱元璋久久没有说话,他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暴怒,只剩下一种深沉的、近乎麻木的平静。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
“十三万精锐……一朝尽丧……洪承畴,他……他还是负了咱大明……”
他没有像骂崇祯那样破口大骂,语气中反而带着一种复杂的意味,有痛惜,有失望,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理解。他深知被困绝境、外无援兵的滋味,也明白在生死和信念之间做出抉择的艰难。
“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徐达在一旁低声感叹,“洪亨九(洪承畴字)虽有经世之才,奈何遇此昏主,陷此死地。其降,固失臣节,然观其后事(指南明时期洪承畴为清廷效力),其心……或许早已对故国绝望。”
朱元璋最终只是疲惫地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他独自坐在龙椅上,望着天幕中洪承畴那张最终归于平静乃至麻木的脸,仿佛看到了大明江山在那场溃败后,无可挽回地滑向深渊的最后身影。
天幕上,松锦战场尸横遍野的惨状缓缓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大明北疆的边防地图。原本代表明军重兵驻防的九边要塞,此刻仿佛失去了光泽,变得黯淡无光。
“老铁们,松锦这一场大败,意味着什么?”朱及第的声音带着沉痛,“意味着大明王朝在北方,特别是辽东方向,最后一支能够主动出击、进行野战的精锐兵团,没了!”
地图上,代表洪承畴麾下十三万大军的标记彻底消失。
“这十三万人马,可不是普通的卫所兵,那是从宣府、大同、密云等八镇边军中抽调出来的最能打的部队!”朱及第强调,“他们是明朝抵御关外威胁、维持内部安定的绝对主力。如今,这支主力在松锦前线被彻底打残、打散、甚至投降。整个九边防线,顿时为之一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虚弱状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