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画面给到了被大顺军团团围困的北京紫禁城。曾经象征天下权力中心的宫阙,此刻被绝望和死寂笼罩。崇祯皇帝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宫殿中,听着城外隐约传来的喊杀声,身影显得无比孤独。
“老铁们,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大军对北京内城发起了总攻。”朱及第的声音低沉而缓慢,仿佛不忍惊扰这历史性的一刻,“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义门,北京城防瞬间瓦解。大顺军的洪流,涌入了这座延续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国都。”
画面中,紫禁城内一片混乱,宫女太监四散奔逃,唯有崇祯,如同雕塑般,承受着这最后的时刻。
“崇祯皇帝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朱及第描述着那悲壮而惨烈的夜晚,“他首先做的,是命令周皇后自尽。随后,他又持剑砍向了自己的女儿,长平公主手臂被斩断,昭仁公主被杀死。他悲声高呼:‘汝何为生我家!’”
这骨肉相残的惨剧,让天幕下一片寂静。
“他这么做,是出于帝王的刚烈,不愿自己的妻女遭受乱军侮辱;也是出于极致的绝望,不愿她们活在亡国的屈辱中。”朱及第分析道,“随后,他敲响了召集百官上朝的景阳钟。但这一次,钟声在空旷的宫殿回荡,再无一人前来。”
“网友【银河系漫游】:这一刻,他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网友【一颗土豆】:虽然他一直没干好,但最后这波操作,确实刚烈,没怂。”
“网友【午后小憩】:可悲可叹,他或许不是个合格的皇帝,但至少试图承担了皇帝最后的责任。”
在尝试突围失败后,崇祯皇帝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登上了皇宫后面的煤山(今景山)。
“崇祯皇帝最终选择在煤山山腰的一棵老槐树下,自缢殉国。”天幕上出现了那棵着名槐树的影像,“他在自己的蓝色袍服上写下了遗诏。其中提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网友【清风明月】:‘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不管是不是真心,能写下这句,就算他还有一丝仁念吧。”
“网友【熬夜冠军】:死到临头还把锅甩给大臣,但也确实,这烂摊子不是他一个人能扛起的。”
奉天殿前,洪武君臣们默默地看着这一切。愤怒、鄙夷、惋惜、同情……种种情绪交织。
马皇后早已泪流满面,她用衣袖擦拭着眼角,哽咽道:“重八,这孩子……这孩子也是可怜。他尽力了,只是……只是这担子太重,他扛不动啊……” 作为母亲,她更能感受到崇祯临死前那份众叛亲离、家国俱碎的绝望。
太子朱标亦是面露悲戚,叹息道:“父皇,平心而论,崇祯……后世这位皇帝,虽能力有所不逮,举措多失当,但观其一生,勤政节俭,末路又能以身殉社稷,保全君王气节。他……没有投降,没有逃跑,没有给我们朱家丢人。”
就连一向对崇祯多有批评的朱棣,此刻也神色复杂,缓缓开口道:“他确实非守成之明君,刚愎急躁,疑忌寡恩,终至众叛亲离。但……最后这一步,他走得像个汉子。君王死社稷,他做到了。比那宋徽、钦二帝,强出何止百倍。”
朱元璋久久凝视着天幕中那悬于树下的身影,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他想起自己对这个后世子孙的无数次斥骂,骂他蠢,骂他无能。但此刻,那些骂声都堵在了喉咙里。
最终,他长长地、长长地叹了口气,那叹息中充满了无尽的疲惫和一种难以言说的释然。
“罢了……罢了……”朱元璋的声音沙哑而低沉,“这小子……能力是差了点,运气是背了点,把这大好江山给咱弄丢了……这是不肖,是大罪!”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近乎肯定的意味:“但是……他最后,没跪着死,是站着死的。没求饶,没投降,没丢咱老朱家最后的脸皮……这,也算……唉,勉强对得起他身上流的血吧。”
夜空下,无人再说话。一种悲凉而肃穆的气氛弥漫开来。他们见证了一个王朝的终结,也见证了一位能力不足却性格刚烈的末代君王,如何用生命为自己的统治画上了句号。大明王朝的最后一页,浸透了悲剧的色彩,却也保留了一丝不屈的尊严。
天幕中,崇祯皇帝自缢煤山的悲壮景象,以及网友们对明朝灭亡、制度崩溃的尖锐剖析,如同沉重的巨石,投入了洪武十一年江南地区文人雅集、书斋画舫的平静水面,激起了层层难以平息的涟漪。
那些原本对天幕近来屡屡批评江南士风、指摘文人空谈误国而心怀不服,甚至暗中讥讽“天幕懂什么治国”的士子们,此刻大多陷入了沉默和一种更深的不安之中。
“宋亡于蒙元,士人地位一落千丈;如今大明又亡于流寇、建奴,这……”一位身着儒衫的老者在家中书房长吁短叹,脸上再无平日的从容,“事不过三啊!若新朝又如蒙元般,视我辈如敝履,甚至更为酷烈,孔孟之道,斯文一脉,岂不真要断绝于我等之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