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恐惧感,在文人圈子里悄然蔓延。他们仿佛看到,自己以及所代表的儒家士大夫阶层,正被历史的洪流推向一个无比黯淡的未来。而更让他们感到心惊的是,天幕的揭示似乎暗示,造成这一切的,恰恰是他们自身——是党争内耗,是空谈误国,是兼并土地,是面对危局时的束手无策与自私自利。
与文人阶层纯粹的忧惧不同,那些掌握着大量田亩、控制着地方经济的豪强乡绅们,心态则更为复杂和功利。
他们同样看到了王朝覆灭的悲剧,但比起文化的存续,他们更关心自身的利益能否在新朝得以保全,甚至……扩大。
密室之中,几位身着绸缎的乡绅低声交谈。
“洪武爷这十一年来,清丈田亩,打击豪右,法令森严,我等日子是越发难过了。”一人抱怨道,眼神中透着对当下政策的不满。
“是啊,比起前元……”另一人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那时(指元朝)朝廷多依靠我等治理地方,税赋也多由我等包揽,何等自在逍遥!”
他们精明地计算着:“这大清,听闻亦是关外胡虏所建。胡人入主中原,人生地不熟,想要坐稳江山,必然更要倚仗我们这些熟悉地方情势、掌握钱粮的士绅。”
“不错!他们需要我们来收税,来安抚地方。只要肯合作,这江南的天下,还不是由我们说了算?说不定,这‘包税’之制,又能重现!”有人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在他们看来,明朝(尤其是朱元璋时期)的统治过于严密和强势,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而一个像元朝那样,需要与他们“共治天下”的异族政权,或许才是更“理想”的选择。至于华夷之辨、忠君爱国,在巨大的现实利益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奉天殿前,朱元璋的脸色刚刚从对崇祯殉国的复杂情绪中平复些许,天幕中虽未明言,但他似乎能透过那光影,感受到江南之地此刻正在涌动的那些“小心思”。
他太了解那些人了!元末乱世,他亲眼见过那些地方豪强是如何首鼠两端,如何在各方势力间投机钻营的!
“哼!”朱元璋发出一声冰冷的冷哼,打破了殿内的沉寂,“咱看这天幕,不仅是在给咱讲后世之事,也是在给咱照妖镜!照一照眼下这大明,藏着多少心思各异的魑魅魍魉!”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扫向南方,仿佛能穿透宫殿,直抵江南:“有些人,怕是已经开始怀念起前元时的‘好日子’了!觉得咱老朱管得太严,断了他们巧取豪夺、作威作福的路子!甚至巴不得来个新主子,好让他们继续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马皇后闻言,面露忧色:“重八,江南乃财赋重地,还需谨慎安抚……”
“安抚?”朱元璋猛地打断,眼中寒光闪烁,“对这等心怀异志、只算私利之徒,唯有雷霆手段!他们敢盼着胡虏来‘共治’,咱就让他们知道,这大明,是谁家天下!咱能把这天下从蒙元手里夺回来,就能把它守得铁桶一般!容不得这些蛀虫蠢蠢欲动!”
一股凛冽的杀意,自朱元璋身上弥漫开来。他意识到,天幕揭示的不仅是未来的危机,更是当下潜藏的巨大隐患。整顿江南,清理那些至今仍与朝廷离心离德的势力,必须更快、更狠!
夜空下,天幕依旧高悬。它映照出过往的兴亡,也搅动了当下的时局。洪武十一年的江南,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一场因天幕而激化的、更为深刻尖锐的矛盾,正在悄然酝酿。而端坐于南京皇宫的洪武大帝,已然磨亮了他的刀锋。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