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圆圆是否入宫的讨论刚刚平息,朱及第便顺势抛出了下一个关键问题。
“好,就算我们暂时接受了‘陈圆圆其人存在’且‘未曾入宫’这两个前提,老铁们,一个更让人费解的问题就出现了。”他刻意停顿了一下,吸引住舱内三人和直播间观众的注意力,“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甲申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时,陈圆圆就在京城,并且因此被李自成部将刘宗敏掳走。那么问题来了——”
他环视了一下三位舍友:“作为吴三桂非常宠爱的小妾,她为什么没有跟在吴三桂身边,而是留在了危如累卵的北京城呢?”
这个问题一出,舱内几人都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对啊!”“碳水教父”首先反应过来,拍了拍脑袋,“吴三桂当时已经是镇守山海关的总兵,一方大佬了。带家属在军中不是很正常吗?就算不方便带着打仗,也可以安置在更安全的后方,比如他经营多年的宁远老家?留在北京算怎么回事?”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推了推眼镜,分析道:“这确实不合情理。从人质政治的角度看,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以及儿子吴应熊当时都在北京,这已经是够分量的‘人质’了。朝廷没有必要,也不太可能特意要求他再留下一个宠妾。更何况,留宠妾在京城尽孝?这说法更站不住脚。尽孝也应该是正室夫人的责任,一个小妾,名不正言不顺。”
“叶赫那拉大贝勒”摸着下巴,提出了关键一点:“而且时间点很要命。崇祯十七年三月,北京面临的危机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吴三桂不是傻子,他如果真那么宠爱陈圆圆,怎么可能在那种危急关头把她留在死地?这说不通啊!”
直播间的弹幕也随着这个新疑点活跃起来:
“网友【早起困难户】:这么一说确实奇怪,留老爹和儿子还不够,还得加个爱妾?吴三桂是脑子进水了吗?”
“网友【午后红茶】:会不会是陈圆圆自己不愿意跟着去关外吃苦?毕竟山海关那边条件肯定不如京城繁华。”
“网友【追剧达人】:楼上,命重要还是繁华重要?李自成都快打来了,还贪图京城繁华?这不合理。”
“网友【发呆中】:我觉得可能没那么复杂,就是巧合。比如陈圆圆当时正好回京城办点事,或者生病了没法长途跋涉,结果就被困在城里了。”
“网友【一颗仙人掌】:对,也有可能是因为吴襄生病,吴三桂让她暂时留在父亲身边照顾?虽然由小妾主理内务有点怪,但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看着弹幕的猜测,朱及第点了点头。
“老铁们提到的‘巧合论’和‘临时原因论’,确实是解释这个疑点的一种思路。”他总结道,“比如,陈圆圆可能是在吴三桂赴任山海关后,因为某种私人原因(省亲、处理事务,甚至如一些朋友猜测的探病)短暂返回京城,结果不巧撞上了李自成围攻,想走也走不了了。”
他话锋一转:“但是,这种解释依赖于‘巧合’。而我们做历史分析,尤其是面对这种充满传奇色彩的事件时,对于过度依赖‘巧合’的解释,需要抱有一份审慎。”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补充道:“而且,如果陈圆圆真存在,光凭将其留在北京这一点,就说明在吴三桂心中的地位,并非像《圆圆曲》描述的那么独一无二、足以‘冲冠一怒’,那么他出于各种原因(比如正室夫人的压力、顾及影响、或者单纯觉得没必要)将陈圆圆安置在京城府邸,也并非完全不可能。这样一来,她被留在北京,反而显得更‘正常’了一些。”
大贝勒接口道:“所以,围绕‘陈圆圆为何在京’这个疑问,其实指向了两个更深层的问题:第一,陈圆圆在吴三桂心中的真实分量究竟有多重?第二,我们是否不自觉地被‘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叙事影响了,先入为主地认为她必须极其重要,进而觉得她留在京城极不合理?”
舱内的讨论暂时没有定论,但线索似乎指向了更多的可能性。
朱及第看着屏幕上滚动的弹幕和陷入思考的舍友们,说道:“看来,陈圆圆留守京城的原因,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它可能是一个无奈的巧合,也可能揭示了吴陈关系中一些被浪漫叙事所掩盖的现实一面。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或许正是我们撬动‘冲冠一怒’传奇外壳的一个关键支点。”
他顿了顿,为本章的讨论做了个小结:“无论是出于偶然还是另有隐情,陈圆圆身在京城这个事实,将她置于了甲申之变风暴的最中心。接下来,就该轮到那位搅动天下的‘闯王’李自成和他的大将刘宗敏登场了。而关于‘掳走陈圆圆’这件事,其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继续往下聊。”
随着话题进入陈圆圆在京城的遭遇,朱及第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一个焦点人物。
老铁们,既然陈圆圆大概率被困在了北京城,那么当李自成的大军破城而入后,这位绝代佳人的命运究竟如何?普遍流传的说法是,她被李自成麾下的大将掳走了。朱及第话锋一转,但有趣的是,关于具体是谁掳走了她,史料和传闻也是众说纷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