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镇的夜,因突如其来的袭杀而显得格外漫长和冰冷。梧桐巷的小院内,灯火未燃,只有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映照着几张凝重无比的面庞。
刺客的尸体被暂时安置在杂物间,用草席掩盖。浓重的血腥气虽已淡去,但那股死亡的气息和迫近的危机感,却如同无形的阴霾,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沈婉儿动作麻利地将必要的药材、银针、易容物品以及少量干粮打包成两个紧凑的行囊。她的手指稳定而迅速,眼神专注,尽管心中同样忧虑,但长期的江湖历练让她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冷静。她知道,此刻任何一丝慌乱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石峰则按照林若雪的吩咐,将屋内所有可能暴露身份或个人特征的物品——无论是写有字迹的纸张、特殊的布料碎片,还是任何不属于“普通租客”的物件——全部收集起来,准备带走或销毁。他力大无穷,动作却出乎意料地细心,粗犷的脸上满是严肃。
杨彩云靠坐在堂屋的椅子上,脸色在月光下显得愈发苍白。方才强行运劲出手,虽然成功拦截了刺客,但也让她本已稳定的伤势出现了反复,内息隐隐作痛。她紧握着“厚土”剑,剑身传来的沉实感让她稍感安心,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身为师姐,本该护佑师妹,如今却屡屡成为拖累,这种滋味并不好受。
林若雪站在院中那棵老槐树下,身影几乎与树干投下的阴影融为一体。她的感知如同无形的蛛网,最大限度地扩散开去,笼罩着小院周围近百丈的范围。她在警戒,也在思考。
楚昭南提供的线索价值巨大,证实了她们的许多猜测,但也将她们拖入了一个更深的漩涡。幽冥阁的反应如此之快,刺杀如此果决,说明对方要么一直在监视王府,要么就是她们之前的行动(如探查四海镖局)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
那个刺客,是专门冲着她来的,还是冲着这个可能的“据点”来的?如果是前者,说明她的身份可能已经暴露或引起了严重怀疑;如果是后者,则意味着这个落脚点早已不安全。
无论如何,必须立刻离开。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后,沈婉儿和石峰已准备妥当。
“师姐,可以走了。”沈婉儿低声道。
林若雪收回感知,点了点头。周围暂时没有发现新的窥视者,但谁也不能保证暗处没有更多的眼睛。
“走水路。”林若雪迅速做出决定,“长亭镇临河,夜半有运菜的小船往来,我们混上去,先离开镇子范围再说。”
她看了一眼杨彩云:“五师妹,你怎么样?能撑住吗?”
杨彩云深吸一口气,强撑着站起身,虽然脚步有些虚浮,但眼神坚定:“没问题,大师姐放心。”
“好。”林若雪不再多言,率先走到院墙边,侧耳倾听片刻,然后轻轻一跃,如同柳絮般悄无声息地翻过墙头,落在外面的巷子里。沈婉儿和石峰一左一右搀扶着杨彩云,也紧随其后,动作尽可能轻缓。
四人借着夜色的掩护,沿着僻静的小巷,向着镇子边缘的码头方向潜行。林若雪在前引路,专挑那些灯光昏暗、人迹罕至的路径,她的灵觉提升到极致,数次提前预警,避开了夜间巡逻的官兵和更夫。
半个时辰后,一行人有惊无险地来到了镇外的一处简易码头。这里停泊着几艘等待凌晨运送蔬菜瓜果进城的小型乌篷船。船家大多在舱内酣睡,只有零星几点灯火在夜风中摇曳。
林若雪选中一艘看起来最不起眼、船篷也较为破旧的船只,示意众人潜伏在岸边的芦苇丛中。她独自一人,如同鬼魅般掠上船头,指尖轻弹,一缕极细微的寒气透入舱内,正在打鼾的船家哼唧了一声,睡得更沉了。
“上来。”林若雪低声道。
沈婉儿和石峰连忙搀着杨彩云登上小船。林若雪解开缆绳,拿起竹篙,轻轻一点岸边,小船便悄无声息地滑入了河道中央,顺着水流,向着下游缓缓漂去。
直到小船驶出数里,彻底远离了长亭镇的灯火,众人才稍稍松了口气。舱内狭窄,众人挤坐在一起,只能借着从篷隙透入的微弱月光彼此对视。
“大师姐,接下来我们去哪里?”沈婉儿问道。临时落脚点没了,需要一个新的藏身之处。
林若雪沉吟道:“楚昭南提供的线索需要尽快核实。我们不能离京城太远,但长亭镇显然已不安全。我记得下游三十里外,有一处叫做‘芦苇荡’的地方,水道错综复杂,常有渔家和水匪出没,龙蛇混杂,便于隐藏。我们先去那里找个地方落脚,再图后计。”
众人对此没有异议。
林若雪将竹篙交给石峰,让他负责掌控方向,自己则从怀中取出那个楚昭南交给她的、薄薄的油纸包。里面是几份卷宗的誊抄件,纸张粗糙,字迹却工整清晰,显然是仓促间用心抄录的。
“婉儿,你看看这些。”林若雪将油纸包递给沈婉儿,“这是昭南郡王提供的,关于近几年几位突然身亡或去职的官员的卷宗摘要,他觉得死因或去职原因颇为可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七星侠影:侠义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七星侠影:侠义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