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淳接过请柬细看,又传李举人到堂对质,果然与许献忠所言一致。他盯着许献忠看了半晌,见这秀才虽面带悲戚,却神色坦荡,不似作伪,便问道:“你二人往来半年,夜间可有异常之人经过?”许献忠沉吟片刻,忽然道:“有个巡街的明修和尚,每晚亥时都会敲着木鱼经过楼下,从未间断。”
张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却忽然拍案怒斥:“大胆狂徒!分明是你与萧淑玉私通被撞破,恼羞成怒杀人灭口,还敢攀扯他人!”当即命衙役打了许献忠二十大板,将他押入大牢。堂下众人都以为案子已结,萧辅汉也松了口气,唯有张淳退堂后,立刻叫来两名心腹差役,低声嘱咐了一番。
当夜月色如水,明修和尚如往常般敲着木鱼巡街,木鱼声在空寂的街巷中回荡。三更时分,他行至玩月桥时,忽然听见桥下传来三声凄厉的鬼叫——先是一男子高喊“上”,再是一男子应和“下”,接着便是女子低低的啜泣声。明修心中发毛,加快脚步想走,却听那女子哭声愈发清晰:“明修!明修!我阳寿未尽,你为何杀我抢我首饰?我已向阎王告状,特来取你性命!”
明修吓得魂飞魄散,瘫坐在桥上连连磕头:“菩萨饶命!我愿将首饰归还,再为你念经超度!”“若想私了,便说清你如何杀我!”女子哭声又起。明修颤抖着道:“那日我见楼上垂着白布,以为是晒的布料,拉扯时被拉上楼,见你貌美便求欢,你不肯我才失手杀了你,首饰藏在我庵堂的蒲团下!”
话音刚落,桥下忽然亮起火把,两名差役从暗处冲出,铁链“哗啦”一声锁住明修。原来这是张淳设下的计,他命差役雇了位妇人模仿萧淑玉的哭声,自己则带着人埋伏在庵堂,果然从蒲团下搜出了萧淑玉的银镯与玉坠。
次日公堂之上,当萧辅汉认出那些首饰时,当场老泪纵横。明修无从抵赖,只得全盘招供:那日他见白布垂地,本想偷布换钱,被拉上楼后见萧淑玉貌美,便起了歹心。萧淑玉怒斥他“佛门弟子竟敢如此龌龊”,挣扎着要喊人,他怕事情败露,便摸出随身携带的短刀将其杀害,抢了首饰逃之夭夭。
真相大白后,张淳将许献忠从牢中提出,沉声道:“和尚杀人偿命,自有王法处置。但你身为秀才,私通未嫁女子,按律当革去功名。不过萧淑玉为你守节而死,未曾辱没门风,你若愿将她以正妻之礼安葬,终身不再纳妾,我便为你向提学道求情,保留你的功名。”
许献忠伏在地上,泪水打湿了青砖:“大人,淑玉待我情深义重,我本就该娶她为妻。即便革去功名,我也定会为她守丧三年,终身不娶!”张淳见状,心中赞许,当即写下文书,详述案情始末,恳请提学道从轻发落。提学道见文书条理清晰,情法兼顾,便批复同意保留许献忠的功名。
明修被判斩立决,行刑那日,孝感百姓纷纷涌上街头,拍手称快。许献忠以秀才之礼为萧淑玉送葬,将那枚竹书签与绣着兰草的锦帕一同放入棺中。此后三年,他每日都会到坟前诵读诗文,书斋中始终摆着萧淑玉未绣完的牡丹绣品。
万历二年,许献忠赴武昌参加乡试,一举中魁。他身着举人服饰,第一时间便去拜见张淳,又带着厚礼到萧淑玉坟前祭拜。张淳见他眉宇间虽有沧桑,却依旧坦荡,便问道:“如今你功名在身,可曾想过续弦?”许献忠望着窗外的明月,轻声道:“淑玉在我心中,从未离去。此生有她一人,足矣。”
这桩绣楼血案在孝感坊间流传了数百年,人们谈及此事时,总会赞叹张淳断案的神机妙算,感慨许献忠与萧淑玉的凄美爱情,更会说起那句流传至今的话:“法者,治之端也;情者,法之温也。”那座绣楼后来被萧辅汉改建成了观音堂,堂内常年供奉着一尊绣像观音,正是萧淑玉生前所绣的模样。
喜欢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