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陆离于“遗忘回廊”与那疑似“织网者”的第三方进行无声交锋的同时,他并未放松对命运长河管理系统本身的渗透与监控。晋升“初级监察员”带来的权限,以及之前捕获的“暗疮密钥”,是他重要的信息源。
他如同一个游荡在系统庞大躯体阴影下的幽灵,时而通过合法权限查阅数据库,时而在那处次级信息分流通道开启的短暂瞬间,窃取着系统的“代谢废物”。
这一日,当他再次利用“暗疮密钥”,接入那信息流速缓慢的次级通道时,一股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带着明显“急迫”与“混乱”气息的信息流,混杂在惯常的冗余代码和错误日志中,涌入了他的接收节点。
这股信息流并非系统固有的“废弃物”,其结构更接近某种……非正式的、仓促间留下的通讯记录或者备忘录碎片。信息流本身加密等级不高,但其内容却让陆离淡漠的意志泛起了明显的涟漪。
碎片一:【……仲裁官联席会议分歧加剧……‘观测者之眼’派系主张提升对‘边缘异常’(提及代号,与‘遗忘回廊’、‘碎影裂隙’等相关)的监控等级,并授权‘净除者’必要时采取预防性净化措施……‘维稳者’派系以资源不足、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为由反对……争吵……悬而未决……】
碎片二:【……确认‘织网者’活动痕迹在S-77扇区(涵盖‘遗忘回廊’部分区域)再次出现……活跃度评级由‘历史残留’提升至‘疑似复苏’……相关报告被‘观测者之眼’派系列为高优先级……】
碎片三:【……内部警告(非公开):警惕利用系统旧有协议漏洞进行的非授权信息访问(提及特征与陆离使用的‘暗疮密钥’部分吻合)……溯源难度高……建议各模块自检……优先级:中……】
信息流到此戛然而止,似乎是某个拥有一定权限的内部人员,在匆忙中留下的记录,未能完全清除干净,便随着系统的信息代谢,流入了这个废弃通道。
陆离瞬间切断了接入,抹去一切痕迹。但他的道源核心,已因这几段碎片而高速运转起来。
“系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他立刻抓住了最关键的信息。仲裁官层面存在派系斗争,“观测者之眼”似乎更为激进,主张对边缘异常(包括“遗忘回廊”和“织网者”痕迹)采取强硬措施;而“维稳者”则倾向于保守。
这对陆离而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量。他之前的许多布局,都是基于“系统是一个统一、高效、但存在漏洞的整体”这一认知。如今看来,系统的决策过程可能充满内耗与延迟,这为他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与时间窗口。
其次,“织网者”的活跃已被系统高层注意,并且与“观测者之眼”派系关联起来。这解释了为何“遗忘回廊”的第三方投喂力量风格与“织网者”如此相似。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利用“暗疮密钥”进行的访问,已经引起了系统内部的警惕!虽然目前只是“中优先级”的内部警告,溯源困难,但这意味着他这条隐秘的信息渠道,风险正在急剧增加。
“树欲静而风不止。”陆离低语。他原本打算更长时间地利用这个“暗疮”来窃取信息,如今看来,必须调整策略。
他并未惊慌,反而开始冷静地规划后续行动。首先,他必须大幅减少,甚至暂时停止通过“暗疮密钥”接入系统,避免撞上可能正在进行的内部排查。其次,他需要利用目前还是“合法”身份的“初级监察员”权限,更积极地参与到系统内部的“流程”中去,尤其是……或许可以尝试向“维稳者”派系靠拢,或者至少,利用两派之间的矛盾。
例如,他可以考虑撰写一份关于“遗忘回廊现象”的“补充报告”,在报告中“客观”地强调该现象目前威胁度依然较低,盲目采取激进净化措施可能破坏区域脆弱的时空结构,引发不可预知的连锁风险云云。这种论调,无疑更符合“维稳者”派系的立场。
他甚至可以利用权限,有意无意地查阅一些关于“观测者之眼”派系过往激进行动导致不良后果的(公开或半公开)案例,在自己的访问记录中留下相应的痕迹,塑造一种“倾向于谨慎处理边缘问题”的监察员形象。
这并非为了真正的站队,而是为了在系统的内部斗争中,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缓冲地带和操作空间。
“系统之疾,亦可为药。”陆离冰冷地计算着。他将那几段泄露出的内部信息碎片视为珍贵的战略资源,开始重新调整自身在命运长河这个庞大棋局中的定位与策略。
他依旧是那个隐藏在幕后的黑手,但如今,他对这个“舞台”的幕后运作机制,有了更深的了解。风险在提升,但机遇也随之放大。他如同一个发现了宫殿墙壁裂缝的窃贼,不仅想着偷取财宝,更开始琢磨如何利用宫殿主人之间的不和,来为自己创造更好的行窃环境,甚至……在未来,或许能攫取更多。
喜欢幕后道源请大家收藏:(m.20xs.org)幕后道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