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盖边缘的废弃海工平台像一块被时间遗忘的铁锚,半截陷在风暴与冰雪里。海面被极昼反射成刺眼的铝白色,能见度几乎为零;磁暴在高空拖拽出一道道肉眼可见的蓝电,像无形的耙子,把所有信号拉成毛边。
顾楠把护目镜压到最低,头盔HUD上只剩下最原始的矢量箭头和心率曲线。他举手做了个“前插、低噪、慢进”的手势,整支先遣小队贴着平台下腹的阴影滑行,沿维修导轨钻入冰下旧通道。
冰下管廊狭窄、潮湿,墙面结着层层回冻的盐霜。六足步进器跟在队形最后,韩未寒伏在操控鞍上,把全车扭矩和齿轮啮合声压到了几乎听不见的水平。铝镁合金爪尖落在冰面上会发出“吱”的细响,他硬生生用橡胶裹层和微震补偿把“吱”抹成了空气里的抖动。
“拱顶有微裂。”他低声提醒,目光扫过声纳回波,“右前方二十米有空腔——甲烷包,压力偏高。”
“看见了。”顾楠应了一声,步伐不变,只把身位往左低了一个拳头宽,用身体去挡住身后队员的影子。
陆芷宁半跪在便携信号基座旁,便携天线伸到冰层的毛细裂隙里。她的屏幕上一片雪花,幽蓝色的波纹在噪声海里一沉一浮,像要淹没,又像还在呼吸。
“磁暴把载频拽弯了。”她咬住下唇,十指在空键上飞,“我用回声校准把多径回波剔掉,再把环境地磁扰动当‘地质指纹’压到滤波器里……给我三十秒。”
小队静下。即便在风暴里,寂静也能像水一样把人包住。
“出来了。”陆芷宁声音平稳下来,眼睛却亮得像电,“幽蓝脉冲重复,间隔被磁暴挤压,但签名完整——不是Ω。序列里有人工故意留的冗余。”
“谁在给我们打手电筒?”韩未寒半开玩笑,手却没停。他把步进器的前臂伸出去,用冰钉把一块摇晃的冰檐钉死,“别掉在头上。”
“晨星。”陆芷宁吐出两个字。她把波形拉直、折叠、重组,一串像骨骼一样的符号在屏幕上亮起来,“极昼计划的自律核心,用脉冲喊救命,还顺手带了半段坐标噪声。”
“平台核心舱?”顾楠看了一眼通道尽头,那扇锈色合页后的暗影像张着嘴的井。
“更像从核心舱‘被迫’转发。”陆芷宁把分组密钥剥离出来,“有人把它当中继用——而它在反抗。”
前方传来一声闷响,冰拱顶像被谁拿手指轻轻弹了一下,细粉雪从头顶的裂缝里撒下来。韩未寒抬手:“空腔气压开始波动,值在爬。我们得先泄再过,不然一脚踩下去整段通道都会炸。”
“怎么泄?”顾楠问。
“打孔不行,震动会诱发冰震。”
“那就做阀。”韩未寒把随身包一甩,取出两支细长的碳纤维针管和一只简易微泵,“用步进器当支架,我在裂缝边缘开两个对称细孔,低压抽走气体,别过量,避免形成负压冰滑动。你们把人全部压到左侧,重心别压塌右侧拱脚。”
他动手的速度又快又稳,像在做一件重复到闭眼也能完成的日常活。针管扎进去的瞬间,管身微微颤了一下,像某种看不见的生物在里面呼吸。几分钟后,微泵的指针从红区慢慢滑回黄区。
“走。”他合上微泵,声音很轻。
他们穿过那段狭窄得需要侧身贴墙的管廊,来到平台下腹的主梁区。钢梁被海水和寒潮轮番啃噬,表面起伏像腐朽的骨骼。最里侧有一扇被冰封住的舱门,门缝里透出忽明忽暗的幽蓝光。光不是从里往外照的,更像某个心脏在里面跳——每一次跳动,磁暴噪声都会轻微地“抖”一下。
“到了。”顾楠停住,把手放在门上。冰层传回细密的颤动,他几乎能通过手套直接感觉到那股节律。
“等一下。”陆芷宁把便携终端连到门旁的古老接口,灰尘像雪一样从舱内的控制盒里落下来,“我先把‘人写人 2.0’的诱导模板扫掉。”
“它能透门?”韩未寒皱眉。
“Ω把它改成了‘光学+次声’的双模诱导,门挡不住。”陆芷宁把耳罩拉到耳根,语速很快,“它借用熟悉的音色、步态、特征动作,甚至在热像里伪造一个‘你认识的人’。上一版我们叫它‘人写人’,这版是2.0——它能跟你对话,及时调整内容。”
“有多真?”顾楠问。
“真到你会忘记拿的是枪不是手。”
“怎么破?”
“用‘不认识的自己’。”她看了他一眼,眼神干净,却很冷静,“你把语音通道交给我,我用对偶模板把它的诱导声道折回去。图像通道则用‘错位时间戳’——只要你们眼前出现的人和步伐跟传感时间不一致,那就是假的。”
顾楠点头,把主通信权从腕甲上切到了她的终端:“你来做我的耳朵。”
“还有一个条件。”她加了一句,“任何熟人接近,都由我确认真伪。包括——”
“包括你。”顾楠接过来,语气没有温度,“开始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你错过了整个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你错过了整个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