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东放下茶杯,目光坦诚地看向萧望:
“萧总,这个赛道描绘的未来固然宏伟,但正因为它太过重要,涉及国家层面的能源安全和发展战略,其发展轨迹和利益格局,早已超出了普通市场行为的范畴。”
他顿了顿,继续冷静分析:
“这盘棋太大,国家层面在主导布局。像我这样层级的资本,贸然闯入,看似抓住了风口,实则无法掌控方向,甚至稍有不慎,就会被巨大的政策波动和更高级别的资本力量所裹挟、湮没。”
他的话语里带着超越年龄的清醒和审慎:
“风口虽好,但也可能风太大,把小船直接掀翻。我现在体量太小,层级太低,与其去赌一个我无法掌控的宏大未来,不如先深耕自己能够驾驭的领域,积蓄力量。所以,这个赛道,我暂时不会参与。”
这一番话,既点明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本质——国家级战略博弈,也清晰地表明了自身的定位和边界。
萧望听完,沉默了片刻,随即脸上露出了更深的笑意。
他欣赏林向东的,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敏锐,更是这份难得的自知之明和战略定力。
不盲目追逐热点和风口,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在年轻的创业者中极为罕见。
“不贪,不躁,清楚自己的边界。很好。”萧望赞许地点点头,
“别说像你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很多有资历的企业家,听到这样的风口,早就一头扎进去了,根本不会考虑水有多深。”
林向东微微欠身:“萧总过奖了,我只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就不去凑热闹了。”
简单的交流,让萧望对林向东的评价又提升了一层。
这个年轻人,不仅有冲劲,更有智慧,懂得在诱惑面前保持冷静,在复杂的局面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这份心性,远比一时的商业点子更为可贵。
萧望指节轻轻叩了叩紫檀茶海,发出清脆的声响,将话题从宏大的能源战略拉回到了现实的商业棋盘。
“既然你不打算碰可再生能源那块硬骨头,”他语气平和,话锋一转,转换话题:“那么,我们谈谈你手头上正在做的事。”
林向东心头微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为萧望续上热茶:“萧总请讲。”
“我跟踪过你们瑞东便利店的数据。”萧望的目光锐利如鹰,
“切入点精准,执行效率很高,更重要的是,你们抓住了‘社区服务’这个被很多大玩家忽视,却潜力巨大的细分市场。
尤其是在高校这个相对封闭又极具活力的环境里,你们建立的模式和用户粘性,很有价值。”
他略作停顿,给出了一个清晰得让林向东都感到些许意外的方案:
“我很有兴趣参与进来。1个亿,买入你瑞东便利店20%的股份。”
茶室内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煮水的咕嘟声细微可闻。
林向东端着茶杯的手稳如磐石,但内心深处却已波澜骤起。
萧望这看似慷慨的报价,像一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瞬间搅动了底层的泥沙。
一个亿,买20%的股份?估值五个亿?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投资,这几乎是在送钱。
瑞东便利店固然有潜力,数据模型也漂亮,但它毕竟还只是一个扎根于大学城、刚刚起步的项目。
其真正的核心价值,与其说是商业模式,不如说是它作为“纽带”连接了213宿舍,尤其是连接了张利民。
林向东自己比谁都清楚这一点。
萧望是何等人物?江南省投资圈的常青树,嗅觉敏锐如猎豹,行事风格以稳健和精准着称。
他绝不可能仅仅因为看好一个大学便利店和配送的概念,就抛出如此违背常理的价码。
除非……他看中的,根本不是便利店本身。
一个念头如同冰冷的毒蛇,倏然窜上林向东的心头——
莫非,张利民的身份曝光了?
萧望的消息网络深不可测,他是否已经通过某种渠道,得知了张利民那深藏不露的家庭背景,以及其背后若隐若现的、直达天听的能量网?
他投资瑞东是假,借此与张利民,乃至张利民身后的家族建立联系,才是真?
这完全说得通!
用一个亿,买一张通往那个圈层的“门票”,对萧望这个级别的人来说,不仅不贵,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这笔投资,本质上投的不是生意,是张利民这个人,是他背后代表的权力背书和无限可能性。
想通了这一层,林向东非但没有感到欣喜,反而是有些担忧。
利弊权衡的天平瞬间倾斜。
利,依然是那些: 巨额资金、顶级背书、加速发展。但这些“利”的根基,如今却建立在张利民这层隐秘关系之上,变得脆弱而危险。
而弊,却被无限放大:
1. 关系变味: 一旦接受这笔明显溢价的投资,他与张利民之间纯粹的同学、兄弟、合伙人关系,将不可避免地掺杂进赤裸裸的利益交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回档2008,从草根到巨头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回档2008,从草根到巨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